.

耗资逾20亿2020险资举牌次数

年甫一开年,险资便以两次举牌上市公司闪亮登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显示,1月13日,华泰资产就耗资2.79亿元受让国创高新万股票一事进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寿耗资19.07亿元认购大悦城非公开发行股票。险资两次举牌总计耗资逾20亿元。

这是近两年险资权益投资策略变化的具体体现。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中获悉,与以前相比,险资权益投资更加注重两点:一是精选个股集中持有;二是持仓周期较以前更长。在操作层面上,资金量向个股集中、举牌上市公司的现象更加明显,年这一特点将更加突出。

两次举牌耗资逾20亿

据披露,1月9日,华泰资产发行并管理的“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第1期)”账户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从转让方国创高科实业集团处受让上市公司国创高新(股票代码:.SZ)万股股份,持股比例7.%,达到了5%的举牌线,交易金额为约2.79亿元。

华泰资产是华泰保险集团旗下保险资管公司,截至年9月30日,华泰资产总资产为25.92亿元,净资产为21.17亿元。该项交易前,“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第1期)”未投资过国创高新。

具体交易方式上,根据华泰资产与国创集团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账户以现金受让国创高新公开发行的非限售流通股份万股。据悉,华泰资产已经于1月13日向中国银保监会上报了该项投资的备案报告。

这是今年第二起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险资举牌信息,今年1月初,太平人寿参与认购了大悦城非公开发行股份。

年12月16日,太平人寿与大悦城签署了股票认购协议。通过参与申购本次大悦城非公开发行股份,太平人寿获配约2.83亿股,获配股数占大悦城本次非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6.61%,对应投资金额19.07亿元。截至年1月3日,太平人寿投资该股票账面余额为19.07亿元,占年3季末总资产的比例为0.35%。

险资举牌回升的趋势早在年就有所显现。年12月初,太保寿险通过太保资管受托管理的两个账户,以定增方式买入上海临港非公开发行股票。举牌后,太保持有上海临港股票1.12亿股,账面余额约26.93亿元。据公开信息和保险业协会信息,年、年险资举牌案例各有11次和8次,多于年全年的7次。

此前,以宝能旗下前海人寿停止举牌万科为时间点,险资举牌大型上市公司曾一度沉寂。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年,随着险资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认识,以及年10月银保监会发声鼓励险资投资优质上市公司,险资举牌便开始逐步回温。

不过,与上轮举牌有所区别的是,一是本轮险资举牌多是通过协议转让、参与定增等实现,少数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买入达到举牌;二是大型稳健型险企唱主角;三是资金来源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多来自于自有资金、保险责任准备金以及募集资金。

例如,华泰资产此次举牌的资金来源为“华泰资产-创赢系列专项产品”向合格投资者所募集的资金。太平人寿本次认购的资金来源为保险责任准备金。

险资举牌青睐三类股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险资自年以来的10次举牌,多数投向金融股、地产股和科技股。其中地产股包括华夏幸福、中国金茂、上海临港和大悦城,科技股包括万达信息、国创高新,金融股包括中国太保、申万宏源。

实际上,保险机构持股风格以主板为主,一直偏好重仓“金融、地产、消费”,偏好“流动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强”的个股。同时,随着高科技应用提速和大健康养老产业兴起,高新科技、医疗健康股也成为险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