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本是聪明之主,可如今却被后人戴上了“付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几乎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代名词,算是做了冤大头,可他还有比这更冤的,直接关系到生活作风问题。
这就是刘禅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桃色新闻,说到这个还得先讲一个人,就是刘琰。
说起刘琰,鲜有人知,因为此公领过兵却没有打过仗,他有名位,却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绩,因此并不出名。
刘琰
不过,刘备当年在豫州的时候,就认识了他,让他帮助自己做事,再加上和刘备同宗,为人风度翩翩,口才还不错,所以深得刘备器重,刘备去哪开会、吃饭基本上都带着他。
相信刘琰做的还不错,因为刘备拿下益州的时候,封他做固陵郡太守,刘禅做了皇帝后,对他更是重视,封乡侯,兼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这个地位仅次于李严。
刘禅可能觉得还不够,又把他升到车骑将军,这个官职仅次于大将军,算是到顶了。刘琰也很聪明,手上虽然有兵,但不过千余人做做样子,大多数情况下他就是跟着诸葛亮。
刘禅
另一方面,他非常奢侈,一心享乐,专门训练几十个婢女,唱着歌儿,跳着舞儿,日子好不自在。
但需要他出力的时候,他做的也敞亮,李严因为粮草问题被诸葛亮查了出来,刘琰二话不说,带着一帮大臣领头弹劾李严,李严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人无完人,刘琰虽说官高位重,仪表堂堂,但是心胸不够宽,曾在喝醉后和魏延吵过一架,说的话也彪,诸葛亮都看不下去了,批了他一通。(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
诸葛亮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写信给诸葛亮道歉,意思就是:我没啥本事,而且常喝酒耽误事,总被人批,幸亏您帮了我,希望您别判我罪,我保证以死报国。
这段话可以看出:1、这次吵架是他的错;2、他口出狂言,说的话很不当。诸葛亮并没有说什么,没说他有罪,也没降他职,不过刘琰却过不了自己一关,总觉得不再受重视了。
不得志的人总是很郁闷,刘琰因此常常失魂落魄,甚至举止失措,在这种状态下,他又做错了事,直接招致被杀。
刘禅
按惯例,过年时,大臣的老婆(老母)要到皇宫给太后问好,当时刘琰老婆胡氏就去了,拜见了太后(刘备老婆,吴懿之妹),深宫女人,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平时很寂寞,太后也许和胡氏不错,就留她在皇宫住了一个多月。
胡氏漂亮,刘琰心眼又小,就觉得是老婆和刘禅搞一起了,回家之后,刘琰让小卒子打她,甚至用鞋底抽她嘴,然后休了她。胡氏一怒之下告到执法部门,最后认定刘琰不该让小卒子打女人,更不该用鞋底抽女人脸,判了个死刑,弃尸街头。
刘禅很委屈,为避免这类事,下令从此不许大臣的妻子或者母亲到宫里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