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妃仅次于皇帝的地位,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此时服饰不再单纯的作为御寒保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作为皇权的象征、社会等级的区分。清代宫廷服饰也更为华丽奢侈,无论是在图案、面料还是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服饰的顶峰。这一点在曾经风靡一时的清宫剧中亦有体现。
一、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种类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是古代社会最昌盛、繁荣的,这也意味着它的服饰制度体系庞杂且繁浩。清代女性服饰结合了满汉两族服饰的特点,而宫廷女性服饰则以满族的服饰特征为主,凸显着统治者的民族风格。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种类众多,每种服饰都要按照规定的场合穿着,这些服饰既具备礼仪性又具备实用性。清代的织造工艺经过千年的积累和改造到达了顶峰,无论是在纹样、面料还是工艺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美的追求。
(一)礼服
礼服是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冠服。因清代等级制度森严,所以礼服的制度也不尽相同,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纹样、材料等方面皆不相同。皇后礼服的纹样皆为龙纹,且朝冠、朝珠、金约、领约以及耳饰上皆用一等东珠且用量最多;而妃嫔礼服的纹样只能用蟒纹,其他材料的规格不能高于皇后礼服的用材规格。
(二)吉服
吉服是重大喜庆节日穿着的服饰,包括吉服袍、吉服褂、吉服冠。根据后妃地位的不同,吉服以颜色和纹样区分等级。皇后吉服袍为明黄色,纹样以龙纹为主,分为正龙纹和行龙纹,配以五色云蝠纹以及海水江崖纹;而嫔妃吉服袍为香色,纹样以蟒纹为主,分为正蟒纹和行蟒纹,也用五色云蝠纹以及海水江崖纹装饰。
(三)便服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中最为日常休闲的服装称为便服,便服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紧身、马褂、衬衣、氅衣等。便服的形制相对礼服、吉服而言并没有严格地规定,因此便服的形式多种多样,颜色与纹样也多姿多彩。
(三)鞋履
满族女性不缠足,鞋子从底上分为平底和高底两种。平底鞋分单鞋和棉鞋,鞋底有4-5厘米厚,鞋口为方形,前面稍微翘起,鞋面多用绸缎制成,再绣上各类纹样,多为后妃穿衬衣时穿着。高底鞋最大的特征是鞋底中间有个高十多厘米的跟,是历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鞋。
按照鞋跟的形状可分为花盆底、马蹄底和元宝底,鞋口多镶边,鞋面多绣花卉和动物纹样,用各种刺绣手法工艺制作。
二、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艺术特征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在继承其他朝代女性服饰的基础上,又沿袭了本民族的服饰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最典型最华贵的清代服饰,清代宫廷女性服饰既具有实用性又具艺术性,是实用与美的结合。
满族作为清代的统治者,自入关后,为了巩固政权开始强制在全国推行满族服装,到了中期,统治者的政权稳定后,社会发展趋于富足安宁,满汉服饰之间的界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融合,不再那么明确,袍身变为宽身大袖,长度也有所增加,款式上多为圆领、大襟或对襟、右衽、直身开裾。
与其他朝代的宫廷服饰相比,在礼服、吉服等大型典礼场合所穿的服饰中,还保留了强烈的民族服饰特征,如窄袖、马蹄袖、袍身合体开裾,圆领和对襟也继续沿用。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外型呈方形,衣服大襟右衽、不显腰身、不露内衫,并用精致的盘口做装饰,马蹄袖遮住手,衣服外套衣服,增加马褂或紧身。封闭的盒式造型打破了千年来飘逸洒脱的服装造型。
作为我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清代的织造技术和染色技术十分先进,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虽然采用传统的天然材料染色,但是常用的色彩已经高达40多种。
在历代女性服饰色彩中,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色彩最为高雅,在搭配上也是最为融洽的。根据传世实物和历史文献记载,清代宫廷服饰的色彩主要有五大色系,即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绿色,色调上也在不断变换,有明快的色调、素朴的色调、暗沉的色调。
清代对于服饰色彩的使用是有严格的等级要求的,不同等级有不同的颜色规定,在礼服中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明黄色是清代宫廷女性服饰中等级最高的颜色,只有皇太后、皇后及皇贵妃才可以使用。后妃平日里一般穿着色彩上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服饰,如藕荷色、湖色等,更突显稳重、成熟的气质。
纹样作为装饰在服饰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既丰富了服饰的装饰性,又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文价值。在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纹样的使用上,可以大致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人物纹样。
满族入关后,服饰面料也由原来单一的兽皮和麻发展到各类绫罗绸缎,宫廷服饰的面料由皇家御用的江南三织造制作,即南京、苏州、杭州三织造机构。南京织造局主要生产云锦,云锦工艺复杂繁琐、华丽美观。
苏州织造局主要生产绸、缎、纱、织锦等,最著名的当属仿宋锦和缂丝,其中缂丝因其制作过程极其复杂繁琐,故而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杭州织造局主要生产绫、罗等,最为优质的为素色和暗花织物。
因织造局的产品专为皇室供应,所以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极高,因此聚集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纺织工匠,在制作上甚至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极力追求奢华和精益求精,面料质量代表了整个清代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奢华的青睐。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奢华与精湛的制作工艺密不可分。美轮美奂的刺绣、细致精巧的缝制、点翠、绒花、镶嵌等传统工艺,共同成就了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鼎盛。
三、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与原始风貌的比较
影视剧的发展带动着清宫剧走进大众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说到底影视剧中的清代宫廷剧女性服饰并非是古代女性着装的完美复刻,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纵观清代宫廷剧中的女性服饰,早期对其服饰造型的要求不高,从而导致了服饰设计和历史相比有大的出入,随着社会的进步,服饰设计也越来越用心,除了某些部位的设计不合理。从近年来的清宫剧中的女性服饰来看,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可谓制作精良,大部分的服饰还原了其应有的历史风貌,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出入。
礼服上,可以明确地看到一些清宫剧朝冠、朝珠以及耳饰等的错误应用正在得到改正且逐步与原始风貌相贴合,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增添了戏剧性的元素。吉服上,大部分吉服褂都符合历史上吉服的款制,团状图案的使用为吉服增添了光彩,所配戴的钿子也无比精美,制作上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便服上,一些剧中的便服形制虽然在剧中看起来比较美观,但与历史却有出入,给观众传递错误的文化信息,这一点需要注意。
色彩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也是最具有视觉冲击的元素,人们对一件服装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其本身的色彩,因此色彩对于服装效果的呈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的色彩从追求亮丽斑斓到清新洒脱,再到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无不体现出大众的审美需求开始向经典文化靠拢,视觉上开始追求更具文化内涵和韵味的复古色彩。
纹样在清代宫廷女性服装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的纹样从大量使用样式大都相同的植物纹样慢慢向多种纹样的组合使用转变,在组织形式上也多种多样,纹样的色彩也随着服装色彩的变化而改变,与历史实物的纹样样式和构图大致相同。
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的面料由于受经费的影响以及有些传统面料制作方法的失传,在选择上也更受限制,一般更多的是选择与传统面料视觉效果相同的现代面料,最常用的面料有绸、缎、锦、丝、欧根纱等,这与工艺步骤有关。
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面料的使用虽然没有完全复刻历史实物,但在视觉上还是比较贴近传统面料的效果,对于有些制作工艺复杂的传统面料也开始在剧中使用,通过清宫剧向观众展示传统面料的内在美。
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工艺从裁剪到制作都极具历史韵味,传统的中式裁剪更体现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缝制工艺在千年来的演变中也积累了各种手法,除常用的针法外还有补、镶、纳、嵌、绲等工艺手法,这些工艺都以手工完成,反映出当时社会匠人们超高的工艺水平。
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裁剪时大都选择平裁,采用传统的中式裁剪方式,在制作上也都使用了镶、嵌、绲等工艺,与传统的手工制作不同的是这些工艺大多使用机器制作完成,虽然提高了制作效率,但成品的精细度却受到影响,远不如手工制作的精致,但也勉强满足清宫剧的需求。
现实中清代社会风气较奢华,女性的妆容配饰一般较为华丽。从早期清代宫廷剧中可以看出,无论以清代哪个时期为历史背景,剧中女性发饰用的最多的就是大拉翅造型,但这种造型是清晚期才盛行的,在使用上只注重影视剧的视觉效果却并不符合史实,而后期清宫剧中明显的可以看到剧中女性人物的发饰都比较符合其依托的时代背景。
相对于配饰,妆容方面多是结合当时的人们的审美,而近几年的清宫剧中,女性的妆容多结合原始风貌、演员的脸型特点以及当下流行审美趋势,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风尚。
结语
总体来说,清代宫廷女性服饰为清代宫廷剧中女性服饰的设计提供了史实依据,同样清代宫廷剧中的女性服饰也以剧情的方式为清代宫廷女性服饰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途径。
而清宫剧女性的服饰也因流行因素和受众群体的变化进行改变,虽然与历史存在些许差异,但随着观众对服饰要求的提高,在设计上也更为接近原始风貌,也促进了清代宫廷女性服饰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