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女孩子们鞋垫图案上的工艺

巫溪女孩子们鞋垫图案上的工艺

巫溪的妇女都会做鞋垫。鞋垫上的造型图案和剌绣工艺别出心裁,充分展示出巫溪“半边天”的聪明、勤劳、善良的天性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剌绣

剌绣是巫溪女孩子的必修课,那纤纤玉指上下舞动,用五光十色的彩线在美丽的丝绸或布料上绣出的花卉、小动物、山水云树,是世界上最精美、最撩人情怀的工艺品。女孩子的剌绣不仅在于它的成品可以装饰鞋子、枕头,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陶冶女孩子们的性情,使她们变得温柔、贤惠、勤劳,激发她们的爱美之心。古代巫溪人把剌绣称为“女红”,也即“女工”,把它与妇德、妇言、妇容并列为女子的“四德”。

剌绣

巫溪人自古看重女红,女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妈妈、姑姑、嫂嫂或姐妹们学习针线活儿,学习剪花儿、画花儿、剌绣等手艺。一般的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基本上掌握了剪、绘、挑、剌等女红艺术,她们能拿起剪刀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花样子,拿起绣花针在鞋垫上、小孩子的风帽上、衣服上、枕套上绣出山水花草、挑出飞禽走兽等图案。姑娘们在送给恋人的鞋垫上绣着“鸳鸯戏水”、“喜鹊闹梅”、“花好月圆”的图案;少妇们给丈夫的鞋垫上绣着“龙凤呈祥”、“鸳鸯比翼”、“福禄寿喜”的图案;母亲给儿子的鞋垫上绣着“鲤鱼跳龙门”、“五子登科”、“百年长寿”的图案。

巫溪的“半边天”们在鞋垫上一针一线绣出的花卉、果实,挑出的鱼虾、禽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针针线线都浸透了对亲人的深情厚爱。

巫溪妇女做的鞋垫,做工精细。用4-6层白布剪成与鞋底码数相符的鞋垫,用白线密密地锁好边,数着纱子描上千姿百态的图案,然后用各色丝线或绒线挑、绣出布局合理、线条流畅、疏密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协调和谐的花样来。“半边天”们在鞋垫上通过具体或抽象的变形变幻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热情讴歌丰富而美好的现实生活。其挑花剌绣的艺术水平既反映在大胆使用花线的颜色上,又反映在不同颜色的色彩应用上,使绣出的鞋垫图案亮丽而不俗气,质地柔软而经久耐用。在鞋垫花纹的剌绣上,不同年龄段的人,花色也各有所异。比如,青少年鞋垫的花色多以大红、漂白为主,给人一种活泼奔放、鲜明纯洁的感觉;中年人的鞋垫大多以蓝、绿为主,显得朴素大方;而老年人则是以青、蓝为主,给人以淡雅、沉稳的印象。

巫溪鞋垫

过去,巫溪妇女做鞋垫,基本上是满足自身需要和送人情,改革开放以后,妇女们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剌绣工艺前提下,大胆创新,她们把粗麻布做成鞋垫模型,然后把一双方格斜纹白布鞋垫附在模型两边,用二面针工艺绣成各种图案的花纹,待整双鞋垫子绣起以后,再用锋利的薄刀片从麻布模具中间削开,取下麻布模具,就成了一双一面是平绒花纹,一面是硬花花纹的优质鞋垫了。这样一来,不但成倍地提高了鞋垫工艺的制作效率,而且也大提高了工艺水平。这些鞋垫市场行情看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促进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巫溪鞋垫

年,巫溪的唐丽娟的20副刺绣作品随重庆展团参加上海世博会,深受游客欢迎、深得观众喜爱。年唐丽娟被重庆市授予宁绣宁绣非遗传承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