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中,挣钱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散户都是被收割的韭菜。凡是高手,都是独立判断的的、冷静的,也都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痛定思痛,是经历了大涨大跌N个轮回以后的淡泊名利,是经历了长期沉淀积累之后的豁然开朗,是一种敬畏风险的冷静超脱。
真正的股市高手,在公开场合很少谈论股票。因为中国文化有一个现象: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牛,在股市上也同样如此,大部分人都自认为是高手,说起股票来都是头头是道。
数据显示,中国的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30%不到,70%以上的都是中小投资者。自以为是,自以为能,自作主张,这既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又是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在中国股市,把好多年综合起来计算收益,挣钱的只占少部分,赔钱的是大多数;能够在股市真正挣大钱、实现财务自由的只能是很少很少的一些人。
缺乏专业知识又夸夸其谈是很多股市新韭菜的本能。不少人甚至连股票基本知识懂都不懂就一头扎进股市的人,有时候在网络上看他们提问的问题,真是又可笑、又可气、又为他们担心,说的“割韭菜”应该就是这一类人了。
不要认为机构的从业人员多牛逼。很多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对外是服务客户的专业人员,其实很多人自己炒股票很多年都不挣钱。很多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名校毕业,写起来研究报告头头是道,但是年纪轻轻,只有三五年的从业经历、甚至更少,自然就难以让人值得信赖了。很多私募基金的从业人员,全力营销高端客户去他们那里投资,但是你自己,自有资金拿不出来万,你自己都没有在股市挣到钱,忽悠别人来投资,不是拿别人的钱来练手吗?
更不要把所谓的“大咖”当作神。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