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干子、鞋底辣条、四海这些5毛钱辣条是无数80、90后的童年回忆,作为廉价又有味道的零食,辣条是小学生们放学后冲往小卖铺的动力。
但辣条因卫生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背上”垃圾食品“的称号。
然而,一直以为上不了台面的辣条产业也将迎来第一股上市,卫龙创始人“辣条一哥”刘卫平居然在5月12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推动第一家辣条行业公司上市。
其上市企业名称为“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辣条第一股”即将来临!
5毛发家史
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出生于有悠久酱干豆制品制作历史的湖北省岳阳市平江县。
高中毕业之后,刘卫平随打工浪潮南下广州。第一次去到大城市,刘卫平惊叹于大工厂的机器生产效率和管理制度,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有了想法之后,刘卫平按耐不住了,在赶赴河南漯河考察之后便动员其弟一同北上创业。
年,初创业时,刘卫平只有能力开一家小作坊,且销售的产品是老家特产的豆制品辣味零食,只能算作是辣条的原型。
辣条的真正成型还要等到刘卫平将牛筋面与调味品加工制成的以面粉制辣条,这款产品同时也是刘卫平的主打辣条产品。
其后,刘卫平在漯河的大街小巷推销叫卖。
可是刘卫平当初设想的可不是小作坊式零售叫卖。
年,刘卫平将这几年来攒下的钱投入生产设备,开始批量生产。
5毛钱的辣条开始在市场小有规模。
年,刘卫平将辣条更名为“卫龙”,并将其注册为商标。
年,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成为“辣条第一企”,主推产品“卫龙辣条”。
从此,5毛钱的辣条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刘卫平也开始兼顾企业经营之道,将卫龙打造成为中国人皆知的辣条品牌。
卫龙升级路
辣条一直被诟病为垃圾食品,卫龙也逃离不了这个魔咒。
在媒体的报道中,辣条生产多是小作坊私人生产,卫生环境未达标,在脏乱差的作坊内,辣条生产工人不戴手套制作,更甚者用手擦完鼻涕便直接上手,辣条附带着细菌、汗水、鼻涕。
辣条一直挂着三无产品的称号。
为了摆脱垃圾食品的称号,刘卫平前前后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自证清白”。
先是将透明塑料包装改为铝制包装袋,又采用机器全自动包装。
年,卫龙使用标准无菌生产线。
但尽管如此小心翼翼地维护卫龙的名声,却还是出了差池。
年,卫龙旗下的几款辣条产品,受到漯河质监局的处罚。
年,“3·15”晚会再度曝光辣条行业乱象,受此影响卫龙辣条可谓是雪上加霜。
面对如此困局,刘卫平将生产车间的流水线和工作环境拍摄下来上传到网上。
其机器化的生产流程和整洁的生产环境打消了不少消费者的疑虑。
但对于这件事,信者有,不信者依然有。
辣条在营养健康方面确实是硬伤,但好在卫龙近年来增加蔬菜制品,即使辣条的收入占比在下降,但是蔬菜制品的销售额显著增长。
卫龙极力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为辣条“正名”。
从注册“卫龙”商标到现在,前前后后申请超个商标,包装专利超60个,仅年1月29日,就申请了6个商标。
年卫龙的总收入达到27.亿元,年33.亿元,年41.亿元。
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平均净利润只有10%,而卫龙净利润则达到19.9%。
卫龙已然不是小作坊了,它急需寻求更大的市场。
此次上市,卫龙的首笔外部融资吸引了腾讯、高瓴、红杉等大佬企业。
上市成功后,卫龙市场估值高达亿元,约等于恰恰食品、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总和。
花式营销法
卫龙产品95%的消费者年龄在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
所以要稳固辣条龙头企业的地位,卫龙需要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
年起,卫龙大力投入营销,并通过花式营销吊足年轻人胃口。
在包装设计上主张个性,在包装封面上大打“任性”、“压惊”等新潮标语,“来包辣条静静”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不管是哪一行业出现热点,卫龙都第一时间紧跟潮流。
在苹果7发布时期,卫龙模仿苹果手机设计风格的海报,推出了相似的宣传海报,隆重推出“辣条7”。
仅模仿这些还不够,卫龙还将卫龙产品展示图做的与苹果手机展示图一致,包装大小和风格也竭力模仿苹果7,可谓是“辣条中的苹果系列”。
卫龙的这波操作让年轻人沸腾,见营销奏效,卫龙接连模仿革命风广告、碎花风宣传片……
同时,卫龙注重网络营销。
年,卫龙拍摄辣条版《逃学威龙》,又与暴走漫画合作。
年,卫龙在天猫旗舰店首页铺满表情包赚足了眼球,同年赶在直播带货前线,卫龙邀请网红“富士康第一质检员”张全蛋进入工厂直播。
恶搞对于卫龙来说还是小操作,卫龙“涮”起自己来毫不留情。
卫龙自导自演“被黑事件”,在天猫旗舰店用红色标语写满“为什么不给我发货”,一时之间还以为卫龙天猫旗舰店被黑客入侵了,结果之后它直接给了个说法“没错,它就是个营销”。
卫龙的大胆荒谬营销,让当天天猫店铺访问量高达68万人次,进店流量.9万次,全网曝光接近万。
卫龙的花式营销不可否认低俗且厚脸皮了些,但也不可否认卫龙的营销手段让除了卫龙以外的辣条统一称呼为“其它辣条”。
家族企业制
卫龙创立时期,便由刘卫平拉拢其弟刘福平及其亲戚一同创办,而随着卫龙的做大做强,刘卫平带动七大姑八大姨一同发家致富,卫龙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刘氏企业”。
在递交上市申请之前,刘卫平和刘福平通过和和全球资本持有公司92.17的股权,而公司如果成功上市,刘家兄弟也将身价百亿。
据提交的招股书可见,卫龙的核心管理层中全是刘卫平的亲戚。
5名执行董事中刘家亲戚就有4名,卫龙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刘氏亲戚掌握实权——刘卫平任卫龙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其亲弟刘福平任总裁兼执行董事。
其堂弟刘忠思任公司副总裁,刘忠思的表兄彭宏志任CFO兼副总裁及执行董事,刘忠思的表弟陈林任副总裁兼执行董事。
卫龙的权力金字塔最上端便是刘氏家族。
除了卫龙公司内部的权力划分之外,刘氏还通过卫龙直接或者间接控股25家附属公司,刘氏家族企业在不断外化、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
而随着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核心管理人需要有更加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之道。
年,刘卫平和刘福平两兄弟双双取得了重庆西南大学的行政管理学学位;后一年,刘卫平进入湖畔大学与中国一流企业家一同学习。
卫龙上市后,能否打破辣条“四高一低”的固有属性,毕竟年卫龙辣条营收额占比65.3%,还是另寻它路发展呢?
会不会出现“上市即高光“的瞬间效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