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世界中国投资者的股票出售行为画像

北京中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43214.html

这是“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第篇推送

选文:李金龙编辑:王怡靓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

原刊和作者:

《管理世界》年3月

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金龙(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陈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

股票投资能否获利,除了与买入行为有关,更与出售行为有关。以往研究揭示,投资者的出售行为系统偏离理性预期,不依据未来收益,而是依据过去盈亏做决策。投资者倾向于“售盈”而“持亏”,即处置效应。本文利用~年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大样本账户数据,对投资者的出售行为进行画像。首先,发现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性,个人投资者90%的情况下持股时间不超过20个交易日,持股时间越短,处置效应越明显。其次,发现了处置效应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即投资者对“售盈”和“持亏”的敏感度不同,并与美国市场表现不同。为了剖析中国投资者独特的处置效应形状的成因,根据处置效应的原理将出售行为特征划分为两个部分:(1)“扳本”效应,在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投资者出售倾向跃升,即处置效应在参考点处陡增。这部分原因约占总体处置效应的13%,且对处置效应的贡献度随持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盈亏敏感性差异,处置效应呈现不对称V形,且卖出决策对盈利的敏感度是亏损的6.03倍。上述成因在理性程度不同的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样本的对比分析中得到验证。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A股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投资者能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有启发。

研究背景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的交易决策取决于预期投资带来的总财富期望效用水平,即行为应该向“前”(未来)看。但现实中,投资者的行为却会向“后”(过去)看,最典型的就是投资者在出售时,更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即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ct)。处置效应被认为是“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最稳健的特征之一”和“最显著的交易异象”。

处置效应反映盈利资产被出售的概率高于亏损资产,以往研究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