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已来到,温度往下跳,骑行跑在外,保暖很重要。大家说有道理吗?关于冬季摩旅的保暖问题,本文略作分析,以供广大摩友参考。
一、天气选择
既然是冬季,理所当然尽量选择气温稍高、晴朗、无风的天气出行。但是气温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如果只看气温反而有可能会“掉进陷阱”,同样的天气预报10℃的气温,艳阳高照和浓雾重霾差别可就大了去了;风和日丽和六级大风也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阴天、有雾、大风的天气,特别在冬季,绝对不是出游的选择。
二、车辆配备
风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有很多人会觉得不好看,那至少也要在手把上装个防风的护手,因为手处于肢体末端,血管末梢的血液循混不良,热量产生的慢,并且骑车的时候手在最前边,热量散失得快,所以护手能至少减少相当一部分热量的损失,当然是在行进的状态下,车辆静止的时候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有条件的要安装电热车把或者佩戴电热手套。总之,手部的保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系列重要的驾驶动作,都要依靠双手来完成。电热车座在某些高档进口车上才有配备,另外电热靴子目前使用的人较少,安装繁琐,价格不菲,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下。
三、骑行装备
我们的装备是最接近身体的,保暖不保暖则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驾驶状态。不论是头盔、骑行服、手套,还是摩托车裤、靴子、护膝,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用好一些的。正规国产品牌完全没有问题,进口品牌的舒适性、保暖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但也就是一点点而已。一些接口处的缝隙需要格外注意,比如领口、袖口、裤口,必须采取仔细而有效的措施,防止行驶过程中寒风钻入,老话说得好,“不怕漫地风,就怕独窟窿”,说的就是这个理。带绒毛的脖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解决头盔和衣领之间的漏风问题,价格也不贵。
手套的选择也很重要,市面上卖一两百元的冬季防风保暖手套,可以满足基本要求,如果跑长路进山的话,建议里面再戴一双羊绒手套。不要小看这一层薄手套,保暖作用非常明显。还有一种电热手套,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防护性略差于专业骑行手套,但是加热保暖效果还是很好的,因为需要12V直流电源,所以要在车辆上加装点烟器插座。再说说靴子,因为脚部保暖一直是冬季摩旅的难题,脚部距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最慢,热量产生最少。所以我们除了选择保暖性尽可能好的靴子、鞋底垫上“暖宝宝”之外,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脚部还是要勤活动、多活动,以弥补热量的不足。正规军工厂生产的冬季高帮军靴,保暖效果很好,至少比专用的摩托靴要暖和得多,切记一定要选择纯皮毛里的那种。
四、行驶方式
根据众多网友的经验总结,冬季摩旅行驶方式总结起来就是——控制车速,定期休息。因为是冬季,最忌讳“赶路式”的闷头骑行,这在任何季节都不推荐,更何况在冬天。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不能像夏天那样追求速度,危险不说,车速越快,热量散失的也就越快。所以冬季骑行的长期巡航车速最好控制在60以内。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兼顾“温度与速度”的折中速度。其二,多休息。夏天跑久了车受不了,冬天跑久了则是人受不了。建议每骑行半个小时,停下来活动活动手脚,喝口热茶抽颗烟,当然也可以拍拍照留些纪念。
五、骑手自身
摩托车靠烧油才能走,人靠吃饱才能暖和,想必这个道理大家都再明白不过。所以出发前一定要保证自身吃饱喝足,千万别忽略了出门前的那顿饭,如果不吃饱就赶路,你会发现寒冷难耐时,中途怎么停车休息活动,都暖和不过来。如果你能就近找个饭馆饱餐一顿,你就会发现这顿饭是多么重要。
另外途中如果觉得肚子里开始发空,那就要及时地补充食物,这就需要我们随身携带一些干粮了。至于带什么,个人感觉,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吧。我必带的有一样,那就是辣条,冬天里来一包辣条绝对可以让你瞬间回暖,但要记得不能多吃。其实总结下来就是一个道理——长途摩旅,随时保持油箱是满的;冬季摩旅——随时保持肚子是饱的!
最后休息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头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睡眠不足尽量不要冬天骑车跑长路,人在困乏的情况下,身体会自动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状态——嗜睡、畏寒、反应迟缓、精力不集中,这些情况都会不同程度的显现,不仅是令人不适,而且相当危险。
以上就是冬季摩旅保暖的一些方法,个人总结,也不知道全面不全面,更不知道是否正确,如果大家绝得还有用,可以分享出来大家互相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