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很多道理,还是做不好投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投资决策并非被理性所决定,这正是《理性之外》这本书试图告诉我们的:根据实证研究,基民没有赚到该赚的钱的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冲动和欲望,成为直觉和情绪的奴隶。
《巴伦周刊》中文版近期采访了《理性之外》作者王立新,跟他谈到了“超级基金经理”的合理性、明星基金经理是否应主动限制规模、选基金是不是就是选人以及如何在低谷时买入基金等话题,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如下。
王立新,银华基金股份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学博士,在国内基金行业从业超过20年。
1
“超级基金经理”与基金规模魔咒
《巴伦周刊》中文版: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公募基金中开始出现了一批管理资金规模过百亿甚至千亿、对市场影响巨大的“超级基金经理”,海外成熟市场是否也有类似情况?这种现象又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让个别基金经理的集中度太高?
王立新:“超级基金经理”的出现是二八定律的一种表现。我们都知道炒股也有二赚八赔的说法,虽然这种划分和比例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至少说明投资股票赚钱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真正做得好的人是少数。
“超级基金经理”就是过去一段时间被大众用资金投票选出来的优秀基金经理,是目前大家认知中的少数相对做得好的人。这部分少数人占有了大部分基民的“资金”。海外成熟市场也有类似情况,比如美国富达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管理的旗舰产品麦哲伦基金,基金规模从万美元成长至亿美元,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
国内这种现象在经历、两年牛市后表现更为突出,有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尤其是一些赛道型的基金经理做出了很高的超额业绩,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短期规模增长很快。如果规模增长太快、管理规模太大,超出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就可能出现问题。
目前来看,这种现象对市场不会产生太大冲击和影响,主要有几点原因:第一,公募基金在个股持仓上有严格的比例限制,“超级基金经理”持有的单只股票在该股票的流通盘中比例不高;第二,“超级基金经理”买股票时会考虑流动性问题,流动性不够的股票容易产生冲击成本,对做好业绩和风险控制都不利,基金经理会规避;第三,公募基金大多数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换手率不高,买卖比较有序,一般不会对股价产生太大冲击。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扩容,优质企业也在变多、变强,“超级基金经理”是这些年以来居民财富增长和资本市场做大的共同体现,居民财富增长是“超级基金经理”的水流之源,资本市场做大是“超级基金经理”的施展空间,两者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市场机制本身也会发挥调节作用,限制“超级基金经理”的无限扩张:有些基金经理会考虑投资能力后主动限购,有些基金经理会因为规模大影响业绩而被基民赎回。
《巴伦周刊》中文版:近期市场对于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争议,除了业绩波动之外,还集中在为什么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没有在市场高位时限购的问题上,以至于有些行业基金经理的规模已经有从主动型基金成为被动型基金的势头,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另外,如果基金经理自己缺乏限制规模的动力,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从外部来设立规则制度来帮助基金经理控制规模?
王立新: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确实可以随着管理能力的提升、管理团队的壮大而相应扩大,但是这种扩大不是无限的,因为每一个基金经理一段时间内的投资能力圈是有限的。因此,限购是必要的,是一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近期关于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争议,集中讨论的是市场高位限购的问题,但我认为更应该讨论的是投资能力达到上限时限购的问题。是不是要在市场高位限购,前提应该是能不能判断出市场高位,主流投资理论认为,市场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很难准确判断市场的高位和低位。市场的高位和低位都是透过后视镜才能看清楚的。
既然高位不能预判,限购又是必要的,那么限购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限购标准应该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上限。如果基金经理判断规模到达了自己的投资能力上限,无论何时,最好的选择就是限购,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做好业绩,赢得基民的长期信任。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基金经理必须掌握自己的投资能力上限,无限的投资能力就是没有真正的投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量力而行,才是对基民托付尽责的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行业中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会主动采取限购措施,因此说基金经理自己缺乏限制规模的动力并不是全部事实。从基金公司的长远利益来看,做好业绩才能赢得基民的信任,规模是基民信任的必然结果。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的书中有一章是关于“聪明钱”的研究,现在很多个人投资者把明星基金就当成“聪明钱”,所以他们会把一些明星基金的持仓变化来当作选股或者持股的依据,您如何看待这种选股方法,股价表现跟基金重仓的相关性强吗?
王立新:经过专业训练的优秀基金经理在投资股票时确实会有优势,他们选出的重仓股必然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某些重仓股在某些时段也会有较好的表现。不过,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不同的,有的人坚持价值投资,有的人喜好趋势投资。不同的投资理念选出的股票会有不同的特点。
价值投资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