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背后蕴含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审美倾向、文化发展进程等各方面信息内容。而鞋子作为人们必不可缺的一种服饰,经常被用来研究服饰文化的发展。
鞋子的历史十分久远,大约在五千多年的仰韶文化,就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鞋子。古代鞋子的变化,和古代文化的发展同步,鞋子的材质、装饰、样式等都在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生改变。
原始社会时期的鞋,多为兽皮所制,只有功能性,几乎不具有美观性,主要就是为了保护双脚不受到伤害。当时的人类还没有进入农耕社会,生存主要依靠打猎和采摘果实,这两种活动都可能会对双脚造成严重的伤害。古人为了适应原始社会时期捕猎和生产活动,便将树皮、兽皮、植物的叶子绑在脚上,用来防寒和走路使用。
除了兽皮,人们也曾经使用植物茎叶制作草鞋,被称为“草履”。草履通常更轻便凉快,非常适合夏季外出使用,这也是现代凉鞋的起源。
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业的进步,鞋的制作材料也逐渐拓宽,布料、丝绸等物均成为制作鞋子的原料,与皮革、麻草等原料组合使用,并且人们会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制鞋材料。生活在北方寒冷环境下的人多作皮鞋,而在较为湿热的南方则较多使用草、麻、丝等材料编成的鞋。
这一时期,鞋的花样逐渐丰富,鞋子的样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阶级等级的标准。商周时期政府规定了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层不同的鞋品样式和材料,用于区分等级与尊贵,所以有“衣服所以表贵贱,施章乃服明上下”之说。
其中天子穿的是双层底的“舄(xì)鞋”,奴隶主和贵族大都穿的是由皮革制作而成的平底翘头鞮(dī),他们的家眷主要穿丝鞋。普通平民大都穿以麻、葛等植物纤维的平底编织履,最底层的奴隶就更苦了,他们的鞋以草茎、树皮、粗麻为材料,制作成的粗糙简易的草鞋,并且大多数只有鞋底,上部用绳子绑在脚上亦称为扉或屩(juē)。
秦汉时期,国家安定,鞋式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规定。秦朝统一全国之后,规定男子的鞋头必须为方头,象征男儿阳刚之气;女子鞋头则必须为圆头,体现女子阴柔之美,男尊女卑的思想第一次在鞋上得到体现。
汉代时期,布锦鞋开始流行,鞋底和鞋帮制作分明,鞋尖上翘,并且出现了以玉片缀的鞋,历史上著名的金缕玉衣就与其相配套,(汉代的贵族去世以后,鞋穿金缕玉履,配套金缕玉衣)但这作为一个贵族的奢侈品在当时社会上并未普及。这种玉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鞋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动荡,北方民族侵入,它们的一些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来了一次大碰撞与融合,使鞋子的样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高履,木屐,丝缕,手编鞋等样式相继出现,布锦鞋也开始出现了花纹,更具观赏性,其中木屐鞋最为流行,上至天子,下至文人上庶都穿木屐。
木屐为木头所作,屐为木底下装前后两个齿的鞋,便于在雨水泥地中行走。它和草履一样,样式比较凉快,和今天的凉鞋类似,但其御寒性较差,穿着木屐行走,对道路质量的要求很高,人在行走过程中也需要特别小心。
隋唐时期是服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靴子常用彩皮或织锦制成尖头短靴,靴上镶嵌珠宝。唐代妇女最喜欢由魏晋时期发展而来的高头履(高头履又称翘头履,鞋头上翘,这被称为鞋翘,高高翘起的鞋翘被认为有步步高升之意),贵夫人的履大多具有各种各样装饰精美的高耸履头,最高达30厘米。而鞋子作为鞋子统一称呼也始于唐朝,并且唐朝还出现了鞋号。
到了宋朝,缠足之风愈演愈烈,女性鞋子开始走向畸形。缠足履(三寸金莲)演变出不同的形制把唐朝崇尚的“小头鞋履”推到了三寸为美的程度。但一般的劳动大众不缠足,穿平头鞋、圆头鞋和蒲草鞋。南宋时期出现的针织鞋,上面带有菱形图案,精湛的工艺与现代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明清这一时期鞋式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政治干预色彩,开始非常注重其中的文化因素。鞋子的款式、花纹图案等,开始复杂化,同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明代时期,朱元璋极力推崇汉唐宋时期的鞋文化,便将汉唐宋时期的形式进行取样与改进,是中国古代鞋文化的一次重大的总结。北方地区的百姓以布鞋和草鞋为主,冬天可以穿简单的牛皮靴用来防寒。而南方地区百姓多喜欢木屐,因为木屐廉价耐用成为南方百姓喜欢穿的一种鞋式。特别是现在一些戏曲服饰中的鞋都为明代的样式,比如京剧和豫剧中的演员的鞋式多为明代的鞋式。
清朝时,由于满族属于北方游牧民族,靴子被定为官鞋,满族女子喜欢一种带高底的旗鞋,人们习惯称之为花盆鞋或者马蹄鞋,鞋子的中间脚心部有一块10厘米左右高的木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