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的半截鞋底——法隆寺的前世今生(下)浙江金华郑峰郑建良中国乡村旅游网消息:接上期相传,法隆寺原来也清幽恬静、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经幢就立在山门之上,山门由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中门为空门;东为无相门;西为无作门),过了山门约20米,有一口水塘,名叫寺塘。据说塘里的荷花特别大,有如观音之莲花宝座,其颜色也特别鲜红,十里之外便可闻到幽幽荷香。塘中鲜藕磨制成粉,香甜可口,更是有名,食之可以消暑解痧。塘边有许多大樟树,三人合抱不下的就有二三十棵,郁郁葱葱。离寺塘不远有一口方型小池塘,即放生塘,与寺塘相通,另有一小渎南连武义江,北沿寺西经寺后塘直通婺江,塘中架有一座石拱桥,延塘周围杨柳低垂。走过石拱桥,一条中间青石板两边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直通法隆寺寺门,路边翠竹茂盛,硕大的朱漆大门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寺门朝南,门口有一远一近两棵大樟树,是方圆几里之内最大的樟树,靠近寺门的一棵,树身有个凹穴,里面可睡五六个小孩。整座法隆寺筑有高高的围墙,墙体用三合土(土、砂石、石灰)夯成,墙面用石灰水刷成白色,墙顶盖有灰色土瓦。进得寺门,青砖铺成的空地两侧,各摆放着一个铜制大鼎,边上摆着十八个插蜡烛的架子,左右分别是钟楼与鼓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早上先敲钟,后接鼓,晚上先敲鼓,后接钟,称晨钟暮鼓,正面就是大殿,共五进九殿,外观雄伟庄严,门楼翘角。第一进为天王殿,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神像,象征着民间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第二进为大雄宝殿,供奉着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教阿弥陀佛等像;第三进供奉着观音、文殊、地藏、普贤四大菩萨像,第四进供奉着罗汉像;再进去,里面还有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几座小殿,两旁分列着偏殿、藏经楼等殿堂。出了偏门,便是一排念经房和一大片平房供僧人念经、住宿。寺院建筑显得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充分体现出佛教文化的远邃高深。法隆寺因此名声远扬,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许愿还愿,遇上初一、十五,更是香客如流,香烟撩绕,他们拜完佛、许完愿后,个个都不忘来到放生塘边,将带来的鱼鳖等生灵进行放生,以求功德圆满。法隆寺香火最旺的时候有五六百僧人在此修行,可见当时规模之宏大。寺内还有一个后院,建有大操场,是武僧练武之处,地上放满石锁、石墩和二头墩等石器,刀枪剑戟等各类兵器一应俱全,武技高手辈出。相传,其中有个胖和尚,武艺非凡,双手各抓一石狮子,每个石狮子足有百余斤,直举过头顶,能走五六十步,乡亲们都很崇拜他,许多人还跟他学武艺。平时他经常喜欢到村里游转,一天,他照例脚拖布鞋来到村里,有位大娘给了他满满一碗酱,他手托酱碗,步履轻盈。当时村里一个有相当武艺的壮年想让他出丑,暗暗跟上,乘机用力踩住和尚的鞋跟,好让他摔一个嘴啃泥,没料那和尚头也不回,仍轻轻松松迈脚走了,手里端着的酱竟然一滴都没撒出来,众人一看,那壮年脚下还留着胖和尚的半块鞋底呢。义乌江和武义江于法隆寺东北方向交汇,两股流速存在差异的湍急水流相交后一路向西,围绕垂直于河床底面的轴线逆时针旋转产生漩涡流,对法隆寺寺后江岸产生强烈冲蚀,因而掏蚀岸边河床,使河床底面发生变形,久而久之法隆寺后的西北方向被冲刷成一个深不见底、清澈无比的大水塘,引得一黄一青两条龙来此安居。因为在法隆寺后面,人们称之为寺后谭,后来寺内僧人的生活用水都取自于此。法隆寺当时有寺田十八余石(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5亩),位于寺院周边,紧邻婺江、义乌江、武义江,由僧人自垦、自种、自管、自收,所产粮食蔬菜自给有余,寺内僧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潜心修佛,积德行善,普度众生。遇见贫穷的乡民,还会慷慨施舍。南关村因水而生,因寺而兴。法隆寺建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法隆寺经幢上的铭文,只能证实经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年)。遍翻府志、县志,关于法隆寺的记载只有后人引申自建幢记中的寥寥数语,那座曾经气势恢宏、香火鼎盛的寺院的璀璨过往,流传于金钱寺村人代代相传的口述史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