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志峰编辑/马媛媛)自去年7·20大水后,就爆发流动性危机的河南本土第一大地产商建业地产,时隔近一年后终于迎来自己的白武士,想来胡葆森的内心是既欣喜又无奈的。
6月1日晚,建业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恩辉投资将29.01%股权出售给河南同晟置业有限公司。前者为建业集团实控人胡葆森所有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则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全资控股的地产开发公司。交易总代价约6.88亿港元。
同时,河南同晟置业将认购建业地产发行的本金额不高于7.08亿港元的年到期的票息5%、到期收益率9%可换股债券。
这意味着,建业此次既抱上了国资大腿,又一次性收获现金流近1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1.88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建业地产6月2日股价迎来久违大涨,涨幅盘中一度超过20%,最终报收0.75港元,涨15.39%。
股权转让+可换股债券
根据公告,恩辉投资将向同晟置业出售共计8.6亿股股份,占建业地产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9.01%,代价为最高每股股份0.80港元,较6月1日收市价溢价23.1%。
值得注意的是,合计6.88亿港元总价款预计以现金结算,且恩辉投资同意在收取上述价款后以股东贷款形式向建业地产提供贷款以补充其运营资金。
同时,双方签订最终认购协定后,同晟置业将认购建业发行的7.08亿港元可换股债券,该债券预计将按每年5%计息,在发行日起满24个月当日到期,并可由双方同意将债券延期12个月。
有分析人士向观察者网指出,可交换债券的转股价一般而言高于当前市场价,实际上为发行人提供了溢价减持公司股票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不过,可交换债券的发行,可能会导致股票发行人的股东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
根据双方签订协议,上述可换股债券的持有人,有权按照不高于1.20港元的初始换股价,将全部或部分可换股债券转换为股份。如果债券悉数转换,将有约5.9亿股换股股份可予发行,相当于建业现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90%、及发行后股份总数的16.60%。
公开资料显示,在本次交易完成之前,胡葆森控股的恩辉投资持有建业地产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70.11%,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完成股权转让交易之后,恩辉投资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即胡葆森的实控人地位不变。
然而,若河南省政府控股的同晟置业事后决定履行全部可换股债券的股份转换权力,建业地产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可能易主,企业性质也将转变为国资控股。
对此,建业方面也表示,可转换股债券持有人有两年及可再延期一年的可选择是否转换选择权,具体结果视后期市场交易状况而定。
背靠国资,进入安全屋
事实上,自去年发布救助报告之后,建业地产一直处于爆雷边缘,先后经历了评级下调、缩减业务、降薪裁员等一系列危机。
建业直言,面对特大暴雨灾害加上三次疫情叠加的发生,要“刀刃向内”、“刮骨疗伤”。
今年以来,建业开始不断抛售资产自救。
4月,建业集团与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旗下商业项目运营权合作达成一致。和万达商管的合作,建业可能获得7亿元,代价是旗下若干商业项目10年左右的运营权。
5月,建业地产先后转让了旗下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部分股权。股权结构变更后,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由河南文投持股90%,建业集团持股10%;“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由河南文投持股51%,建业集团持股49%。
而此次,建业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白武士,尽管是以控股权变更的风险作为代价,但背靠国资及14亿港元的现金流总算让建业暂时躲过了困扰已久的流动性危机。
有房企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民营房企爆雷危机并未远去,建业此次引入国资的做法对整个行业而言不失为一个双赢的范本。
首先,对于房企而言,由于行业本身风险过高,非极其优质资产不能吸引投资人入场。如能以自身一定比例股权来换取国资入场,除快速补充现金流,避免不断折价抛售资产的厄运之外,还可以大幅提振整体士气。加之近期融资段和销售端利好消息不断,几乎相当于进入了“安全屋”。
其次,对于国资而言,当前整个楼市之所以销售状况不佳,最缺的就是信心。通过收购房企部分股权加上认购可换股债券的方式,既能稳住企业,避免破产带来房屋烂尾、金融系统性风险等不利因素爆发,提振整体楼市信心,又能避免过度参与其中、降低自身风险。若未来企业经营好转就通过债转股方式取得控股权,而若未来企业经营不利或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则可以选择兑付债券,变现离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