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监孙耀庭口述夜晚伺候嫔妃,鞋里必须要放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后宫中不仅有三千佳丽,更有许多宫女太监,而太监这个群体在历史上也是十分特殊的存在。他们不仅了解皇帝后妃的私生活,有的还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厚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晚年时期将自己的经历编成了一本书《最后一个太监》,这本书记录了很多清宫中关于皇帝和嫔妃的生活日常,而其中他在提到夜晚伺候嫔妃时,说道:我必须要在鞋底放入苍耳。

不禁让人好奇这苍耳是何物?又是为何要将这东西放在鞋底呢?

01一、“费尽心思”进宫

生晚了许些年,孙耀庭为了当这个太监可谓费尽了全家心思。

年,孙耀庭出生在天津市静海县的一户贫苦人家,家中有六个孩子,而孙耀庭排第二。这样一大家子人,家中却仅有七分薄田,可想而知,这温饱问题对于孙家来说有多难。

起初,孙家父母靠给当地的私塾教师种地干活养活一家人,孙耀庭也因此免费上了四年私塾。但好景不长,时局动荡,私塾教师一家决定举家迁徙到外地避难。

至此,孙家父母没了工作,只能靠乞讨为生,而孙耀庭小小年纪便也跟着父母行乞,换来一丁半点的食物果腹。

当孙家父母看到同村的孩子在入宫做了太监后的生活还不错,他们便想让孙耀庭进宫去,想着虽是没了些尊严却能够活下来。

孙耀庭净身甚至是他的父亲亲手做的,因为家里没钱请得起专门的人来净身。手起刀落不过瞬间,可当孙耀庭因伤正昏迷时,却传来了“惊天噩耗”——宣统帝溥仪退位,民国成立了。

对于彼时的孙家父母和孙耀庭来说,唯一的庆幸应当是满清虽然灭亡了,但皇族依旧住在紫禁城里,也还暗中在民间找太监。就这样,孙家费尽力气将孙耀庭送进了宫里,成为了一名太监,这一年的孙耀庭15岁。

靠着机灵,孙耀庭在宫里还算顺遂,从一名小太监到成为皇后婉容跟前的人。人前,孙耀庭是风光无限,但人后,却是如履薄冰。

02二、风光下的如履薄冰

苍耳一物便是孙耀庭太监生活的“见证者”之一。

孙耀庭如此说道:“因为主子随时都会召唤我,夜里没法睡觉,为了防止发困,我便在鞋子里放了很多苍耳。”

苍耳子,是苍耳的果实,浑身长满了刺,因为刺密集所以能够紧紧地黏在衣服上,若是不小心弄到头发上,就会跟头发紧紧粘住,怎么也弄不下来。

晒干后的苍耳子表面上的刺会变得十分坚硬,若是刺到不免一顿疼痛。而孙耀庭将它放入自己的鞋内,便是利用苍耳的特性来让自己守夜时能够不打盹。

因为嫔妃夜晚入睡的时候也需要有太监在旁边守着,或是在外面等着随时被召唤。如此一来,太监们经常会犯困,所以便在脚底的鞋子放些苍耳,踮着脚站着,若是一犯困身子一沉,瞬间就会被苍耳扎疼清醒。

此外,放苍耳也是为了防止吵到嫔妃们,为了被扎疼,他们走路的时候需要踮着脚,才能够让脚步声轻许多。

这样“自残”的方法不过是太监们为了少被责罚想出的主意,但在伺候嫔妃的日子里,比这更痛苦的事情比比皆是。

苍耳的故事只是孙耀庭太监生活里算不上重要的一件事,这样的卑躬屈膝他已经习惯了,丝毫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做太监的生活。

03结束太监生活,却始终被有色眼光看待

随着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到来,冯玉祥占领北京并发动政变,同时将还居住在紫禁城内的溥仪及一众嫔妃、宫女太监悉数赶出了皇宫。

没有了皇宫,太监们也被遣散了。此后,孙耀庭回了静海老家,开始新的生活。

可曾经的太监生活让他始终饱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无论做些什么总是要遭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孙耀庭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他便只能回到北京城去,跟一群太监一起住在北京的一所寺庙里。

几年以后,溥仪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他便被叫去了东北伺候。但没过多久,孙耀庭得了肺病,也就被打发回来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的太监们都被集中到紫禁城外的寺庙,并且按照规定,每个太监每月能领16元生活费。

晚年的孙耀庭便住在广化寺内,每日的生活便是买菜做饭、养花种草,有空时写写书法,日子安稳而平静。

年,孙耀庭病逝,享年94岁。记者们对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去世的消息纷纷进行了报道,其中对孙耀庭的评价是“末代王朝的最后见证人”。

四、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勿用有色眼镜看待

孙耀庭的人生更像是宫廷太监们的一个人生缩影:出身社会底层,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失去尊严和一副完整身体的痛苦,在宫廷中卑躬屈膝,直至老去。

诚然,在历史上出现过宦官专政的例子,但那在众多的宫廷太监中只是极少数的个例,更多的还是如孙耀庭一般经历太监。

以小见大,孙耀庭的悲惨经历正是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在封建社会中,人分三六九等,且等级制度森明,那“末等人”便只能沦为“上等人”的奴隶,甚至供其消遣,上层阶级的人肆意地用自己的权势榨取底层的百姓们。

仅仅从鞋底放苍耳来提神一事,对于现今来说相当残忍的举动却是太监减少犯错的方式之一,不难通过这一件事对当时太监在宫廷中的生存方式窥探一二。

孙耀庭的经历让人看到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惨无人道的现象,也让人庆幸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公平正义且人人平等的,纵是名利皆有的人也不能违背法律的界限,纵是无依无靠的人也有国家的庇护,法律的保护。

当然,在珍惜我们现有的生活时,也不应该一味以现在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因为历史不能跨越时代去评价。

诸如太监这一历史角色的存在,这个群体是时代封建王朝制度下的产物,对于当时来说是有合理性的,而选择做太监的人也都很多不得已,我们也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群体。

04小结

回顾孙耀庭这一生的经历,只能感叹命运对他确实无情。在没做太监的时候,每天要为吃饭问题担心;决定做太监的时候,挺过切肤之痛却被告知皇帝退位的噩耗;而做了太监之后,每日不仅低头哈腰,还要将脑袋系在裤腰上,时时警惕出错。

所幸,孙耀庭足够聪明、勤恳,所以能够一步步走到婉容、溥仪身边,成为了最了解他们的末代太监,在清朝最后的历史上留下了虽渺小却深刻的印记。也幸好,他最后遇见的是新中国,度过了一个安稳平静的晚年,结局尚且圆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0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