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典价值投资理论,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部份所有权,那么在操作上,也是需要和经营企业一样长期持有,因为,没有什么企业短时间就可以获得巨额回报的。即使卖出股票,也应该是企业经营情况和当初判断发生重大变化才做出。这是从经营角度讲,一般企业创业阶段通常亏钱或者不赚钱,但是主要有充沛的现金流源源不断的流入,这就算比较成功,如果随着规模的扩大,现金流转化为实际利润,那么算是一个成功的创业。但是,经营企业并非线性发展,曲折前进是历史规律,企业也不例外。如果遇到经营不善或者原材料涨价等等人为或者疫情因素,导致企业阶段性利润大幅下滑或者亏损。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首先是想办法度过难关,通常是借债或者收缩规模或者裁员等等减轻企业负担,保持有生力量存货下来,等待经济危机度过,再谋求发展。通常不会一遇到困难就变卖企业,分家散伙。
然而,股票市场确是另一番景象,当企业遇到挫折的时候,投资者急于出售股票,股票下跌,更多的投资者卖出。同样的事情,反应在股票市场确实截然相反的操作。如果,在企业困难的时候,买入企业股权反倒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企业过几年总会遇到困难。没有常青树,永远没有。
那为什么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不像企业经营者那样对待自己的资本呢?
首先,认知不同,企业经营者认为股权就是企业控制权,是自己谋生立命之本,不可以轻易放弃,早期投入成本大,当然企业也帮自己赚过不少钱,怎么可以随意舍弃,另外,自己也擅长于经营企业,企业也给自己带来自信和荣誉。
而股票投资者大概率是不会有经营者的感受,股票下跌,市场报价如果低于投资者的成本,损失发生,投资者就会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因为,投资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