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被加深了认知:普通老百姓真的真的真的别买股票了!
为啥?
对于投资,研究的越深入,就越产生敬畏感。
很多小白包括我刚开始都是无知者无畏的状态一头冲入了股市,然而凭运气挣的钱迟早凭实力亏回去。
最近看了雪球出的大佬陈子仪的一本投资专刊,主要讲陈子仪的投资方法论和投资经历。
陈子仪的成长过程是个很励志的过程,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数学专业研究生,后来读了计算机的博士,后来开始投资,最开始只研究一个消费行业,后来成立私募之后才开始覆盖全行业。
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陈子仪放弃了择时,我们总想着能不能低买高卖,其实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碰运气,像这样的大佬都放弃了择时,所以,普通人就别费劲了。
(包括我自己不多的股票投资经历中,挂单时的心路历程一般是这样的:等再低点我就买!再高点我就卖!我等!我等!我继续等!然而,剧本总不会按照你想的那样上演,其实,不知不觉的我们在赌,在碰运气,这当然是概率问题,输赢都是50%,最终只有一个结果,我们消耗了大量时间在盯盘却一无所获。)
说回大佬,陈子仪的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的工具,自己建立数学模型对市场进行分析,这得益于他的数学背景,他的团队既有各个行业的研究员,还有算法专家,计算机高手,最终才能得到这样一个超过大多数人的数学模型去投资,这样的能力不是普通人能够具备的。
我们普通人能够获得的信息基本都是二手甚至八手信息,很多人连财务报表都看不太懂,更别说洞察背后的造假粉饰之类的,你不能指望自己能够既懂商业模式又懂财务,既能看懂宏观经济趋势,还能跟踪技术前沿。
大部分人在投资时对自己的能力都是高估的,是盲目自信的,然而扎心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却是普通人,这不是让大家消极躺平,而是要客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总之,如果你能力突出,那么也可以慢慢的通过努力变成大佬,但是一定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需要团队的支持,这个领域已经卷的要命。
如果自己能力一般,平时就是挣点福报,业余投点资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对的,只是保值,投资的目标不是发家致富,你品,你细品),那么还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买点基金就行了,省心,然后把剩下的时间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去陪伴家人,去生活,去享受人生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