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荆楚织绣纹样
织与绣”遵循着两套全然不同的显花技术:织锦、罗、绮以平纹地为基础起重经、绞经、斜纹组织(彩色、素色提花);绣(绘)则不受织机显花高度限制在绣地(素地或花地)上以彩色丝线穿绕、打结,遵循点状线(针脚线迹)呈现五彩缤纷纹饰。
荆楚织品纹样继承了商周装饰纹饰的几何式框架布局。在菱形、矩形骨格中以单元纹样进行繁殖(平面图形对称变化群)构成复杂纹样。陈之佛先生指出了对古代图案的研究落脚点“应该研究过去的作品中所含有的诸原则,人类和图案的关系,一种图案与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理想,究竟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产生的”。
雷圭元先生则认为“器物的装饰要服从使用的条件(因地制宜),又要发挥审美作用(因材设饰)”,并指出“装饰应该加强器形的权衡比例的美,而不是干扰或破坏器形的美”。接下来笔者将从图案学角度分析楚汉织物纹饰构型及艺术特征,结合先秦文献、楚人信仰等才能深入挖掘楚汉先民习俗、文化价值与造物(织物纹样)的关系。
商及西周时期织物印痕来看,其纹样题材多为规矩严整的云雷纹、勾连雷纹。及至东周、西汉,楚汉墓葬出土织绣品的纹样题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几何纹(重套六边形、耳杯形、复合菱形、小菱形、曲折形、塔形、S形、弓形、十字、三角形、工字、六边形、星点、八角星、云气纹、水波纹),动物纹(对龙、对凤、对凫、麒麟、燕、虎、豹),人物纹(舞人),植物纹(茱萸纹、皮球花)。
特别是刺绣、印染纹样已然突破了织锦提花的花纹尺度限制,在装饰纹样母题中发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生动、灿烂的蟠龙飞凤、车马田猎场景,飘腾翻涌的云气纹,间以高度抽象的凤鸟、茱萸花叶;继而以重复、精致的手工印花与手绘塑造出纤细、奢华的线性纹样艺术。
02荆楚织物纹样构型
根据图案组织形式,楚汉织物纹样可分为5类:小菱形纹式样、大菱形纹式样、间隔条列式样、动植物嵌套式样、散点几何纹式样。
1.小菱形纹式样
小菱形纹由四方连续的杯纹、菱形填花纹组成,是锦、绮、罗的典型纹样之一。
2.大菱形纹式样
大菱形纹采用四方连续式网络构成画面骨骼,再嵌套重叠六边形、折线形、弓形等小几何纹组合构成单元图形。
3.间隔条列式样
间隔条列式纹样都依照垂直或水平线均匀分布。第一,多元素间隔条列。示出凤鸟凫几何纹锦代表的典型间隔条列造型,其汇集了荆楚地区战国织锦中9种动物、几何纹样单元于一身,这种较多元素条列造型与前章揭示的分区换色技术相结合,通过“图地换色、图案颠倒”等手段营造变化多端的视觉构成。
第二,平移条列,又分为单元素和多元素平移2种。单元素图案(塔形纹、三角形、菱形、矩形)沿纵横方向复制、颠倒、相接或相间平移。多元素图案(多个单元图形成一组)沿纵横方向复制、平移。
4.动植物嵌套式样
楚汉动植物嵌套式样纹饰构型分4类。从纹饰装饰功能看,一方面,刻画巫舞场景的舞动物纹锦与对龙对凤纹锦纹样均采用了与凤鸟凫几何纹锦相似的简单骨格,将复杂、多样的纹样元素嵌入其中并寻求色彩变化,例如采用经线分区换色,在龙凤、日纹主纹的花、地经线换以朱砂涂覆丝线,织成后“换色经列”呈现矿石的鲜艳朱红色光泽。另一方面,大量纹饰构型相近的动物纹集中出现于荆楚地区西汉初期各座墓葬中,间接说明这类纺织品应是在荆楚地区生产。
5.散点几何纹式样
小几何纹的散点排列是先秦至西汉初期织锦纹样的代表。西汉流行的小几何纹的样式源自战国楚墓大菱形纹锦骨骼中的点式“填花”,赵丰认为构形方式是“打散、变异构成”,即将杯纹、Z字形、S字形、N字形、小三角菱纹等进行“分割、旋转、镜像”以形成新的单元形。
从服用功能上看,散点几何纹式平纹锦在楚墓中用作衣衾,在汉墓中为整幅丝绸。另一式为立体起毛的绒圈锦和凸花纹锦:在马王堆汉墓中用作丝绵袍领袖缘、衣带、香囊和镜衣的底、几巾和枕巾缘饰。
03刺绣工艺
刺绣是指用针把丝线按照预先构思的图案表现在织物或其他绣地上的过程。因而,刺绣工艺水准与制作者的创作,工期(劳动时间),工具(针、线、剪)的齐备,绣地材料的品质有关。
1.刺绣工具与痕迹
中国刺绣历史十分悠久,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骨针。考古发掘材料显示,辽宁海城小孤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3件带针眼的骨针,长6.5-7.7cm,孔壁内径为0.16-0.21cm,孔壁外径为0.3-0.35cm。西周刺绣痕迹表明技术成熟的针法有锁绣和打籽绣。除织物表面绣花之外,先秦时期“绣”还有五彩绘画装饰的含义。
2.打子绣
楚汉墓出土打子绣(也称打籽绣、打结子)更多地以线性同心环绕形式用于装饰丝麻鞋履。西汉墓出土打子绣实物则将打结的固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大幅如荒帷上的方棋纹、梅花绣,小幅如对折式香囊表面的散点线结,均发挥着“固定表里、纵横联幅”加固织物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认为先秦鞋履底部的乳钉线结是“纳鞋底”(麻布层叠复合、首尾百纳缝纫),然而出土实物表明“乳钉线结”实际上是在编织鞋底过程中以经线单次或多次打结(多次打结须断线)而成,近代“纳鞋底”是先秦鞋底的演嬗。
3.锁绣
绝大多数楚汉墓的绣品是以锁绣(也称辫子股)针法制成,间以少量的打子绣、平绣。这三种针法对织物的加固功能使其成为商周刺绣针法的开端。随着西北地区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更多的西周锁绣、绘画棺饰痕迹表明制作者构制纹样时多采用锁绣沿底稿勾勒图案外轮廓线,接着以平行锁绣、平绣填充图案主体,再用朱砂、赭石等矿物颜料敷彩增色,较厚的云雷纹、回纹锦作四边缘饰。
4.纳锦绣
“纳锦绣”一词被学者提出并用于定义江陵马山1号楚墓一批制作精美的“隐领”绦带(沈从文先生引《后汉书·舆服志》称皇太后、皇后庙服“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称作“采用穿绕法织入花纬”,即N10、N22袍领部分田猎纹绦、龙凤纹绦,N12、N15袍领部分六边形纹绦为纬向编织绦带
5.锦绣与革绣“革绣”在楚墓遣策中称为“缂”,指“革上丝绣”,并非缂丝。彭浩从楚墓遣策中“素缂带”“缂维”“缂带”“缂席”“缂绅”等出发。
04印染工艺
先秦织物染色分石染、草木染2种。织绣“显花”的基础是染色。不论织、绣都是以丝缕、布帛染色来表现织物纹样。印花(画绘)则是从旧石器时代孕育,自商周继承而来的直观赋色手段。由于经过多年墓葬环境中液体的浸渍、有机物的影响,荆楚地区出土织物除极少数矿物染料之外,织物色彩(特别是草木染色)褪色严重,已与生产时的色泽大相径庭,所以接下来,对其色彩和印染工艺仅能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检测数据展开有限、浅显的说明。
1.染色工艺
石染指利用矿物颜料当作染料(或媒染剂)对织物进行染色。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遗址就发现了赤铁矿(赭石)粉末及以赭石涂红的石珠、鱼骨、兽牙等装饰品。
先秦草染(或称草木染)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从文献看,《说文解字注》注“染”字从水、从木、从九,裴光远称“木”为栀子、茜草之属,“九”为染色之数多,染深色织物需重复多次套染,这间接说明染料是取自天然草木类植物。草染一般从植物的根、茎、叶、皮、果实中制备、提取色素、制备染料,借助媒染剂(金属络合)实现上染(染料向纤维转移并进入纤维内部)。
2.印花工艺
中国丝织物印花工艺历史悠久,西周时期的文献已有“绘纹”服饰。如《慎子·逸文》载:“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表明上古时代穿用“绘制异色服饰”可代替刑罚、杀戮。
绘制纹样的作法初见于西周时期西北地区荒帷痕迹。至迟至春秋时期,“陶拍印纹和印玺使用方法”启迪了画工采用类似的工艺在织物上印花以提高手绘纹饰的劳动效率,并且应用于生产。
由此可见,印花的“印、绘”结合工艺在西汉已臻成熟,既能有效补充凸版套印纹样规矩有余、生动不足的短板,又能提高手绘纹样的劳动效率,并为汉代以后型板印花工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