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老家的土炕和我密不可分,在土炕生,在土炕长,值得回忆、挥之不去的乡愁······说起土炕,还得要从童年时的记忆说起。土炕与灶台相连,中间仅隔着一面墙,在灶台烧火做饭,烟火从炕洞子通过,土炕就热了。一年四季,热火不断,劳作一天的家人们,只要一躺上炕,疲惫就没了。一到冬天,父母就把土炕烧得暖暖的,进得屋来,坐在炕上温暖又舒服。吃饭时,炕上放上小桌子,父母在炕里边,母亲盘腿而坐,父亲不习惯盘腿要坐在小凳子上,我挨着母亲,哥哥姐姐有的坐在炕沿,有的还得站着。一家人虽然吃着窝头,喝着稀粥,就着咸菜,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记得,在一个冬季,正值三九,屋外,滴水成冰,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口的大坑里滑冰,手和脸都冻得通红。娘喊着我们进屋,我们径直跑到屋里,脱下鞋子,上到炕上,都将手、脚藏到被子里暖和一阵子后,五六个伙伴在我家的热炕头上玩起来,看小人书、猜火柴棍、打扑克,无拘无束,玩得开心!在我的记忆中,最温暖、最幸福的莫过于冬天的晚上。我趴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写作业,娘坐在身旁纳鞋底、做鞋子,偶尔,父亲在锅里炒点棒花,有时候还从灶膛里烤一两块小山芋(红薯)。每当吃起这些美味加餐时,一股香甜的气味顿时充满屋子。有时候,娘还在炕头上给我读课本上她认识的“中国”“大小”等简单的字,给我说些流行的顺口溜,讲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娘小时候的一件“傻事”,她讲了多次,“我小时候,上了几天学,不认识的字,就从书本上抠下去,老师让读的时候,不认识的字就没有了,可老师批评了我。那时候还小,自以为聪明,太傻了。”现在想起来,小时候坐在炕头上,偎依在父母身旁,无忧无虑,那幸福的滋味,足以慢慢品尝一生。成年后,结婚、生子仍是家里的热炕头。特别是,宝宝睡在炕上,那是绝对的爽。从灶膛里热好的沙土,凉到温度适宜后,装进“沙土裤”,将宝宝放进去,躺在热炕头的“沙土裤”里,宝宝温暖而舒适。家里的炕头还是老邻旧居闲聊的场所,每到看到那些嫂子、弟媳们和我老伴围坐在炕头上磕着瓜子,说家常、叙旧情时,那份浓浓的真情始终陪伴在人们的心头,热炕头包容了岁月无数的细枝末节。记得,老人们曾说过这样的话,庄户人在炕上生,在炕上长,一辈子睡在炕上,吃在炕上,生死悲欢都在炕上,炕就是根,是人间的圣物,它承载着庄户人坎坷而满足的一生。这话千真万确!20年多前,搬出了老家,回家的时候少了。老房子没人住,屋里有些潮湿,前几年,土炕上的炕坯折了,我们又重新收拾好,泥上白灰。老家有事,我们就回去住上一两晚,事先烧好热炕,晚上,睡在热乎乎的炕头上,踏实、安乐、舒坦,那才是以前的那种“家”的感觉。为让这种感觉更长久,将楼上的床换成了大大的“木炕”,但总觉得没有土炕那样热乎、舒适。无数次的梦境中,还是童年时睡在土炕上的事,晚上,娘坐在热炕头上做着针线活,爸坐在炕沿上喝着茶水,哥哥、姐姐在屋内闲聊,我爬在炕上看书、写字······哎,可惜,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我怀念老家的热炕头,更怀念老家的亲人。承载着回忆的土炕,变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对老家亲人的魂牵梦绕,是对他们的感恩和铭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