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钉铁掌是不是多此一举家养的马要定时换鞋

紧身喇叭裤配尖头小皮鞋,乍一看还以为是上世纪70年代风靡的嬉皮士穿搭重登时尚舞台了。

镜头拉远,原来不是精神小伙,竟是一匹小马。这双“尖头小皮鞋其实是小马的马蹄部分,相当于人的指甲,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马蹄就像人的指甲一样,不断代谢的老废角质会使得马蹄不断长长,主人表示小马的指甲长得太长已经影响到它走路了,于是拉到集市来让师傅修一修,顺便再做一双“新鞋”。

马也需要修指甲?

师傅接过缰绳,拍拍马的额头,小马十分温顺,它已经是师傅的老顾客了。小马娴熟地抬起一条前腿,师傅用腿固定住小马的蹄子,掏出一把大钳子把蹄子修剪成合适的长度和形状。

师傅一顿操作猛如虎,看起来跟给人剪指甲一样很轻松易上手,但其实背后需要扎实的物理学和解剖学基础,才能保证对马蹄修剪形状的正确判断。

对马蹄修剪和整形时保持马蹄的平衡是最重要的标准而不只是形状的美观。蹄骨轴由P1,P2和P3三段骨头组成,这三段的中心需要保持在一条线上才能保持马运动起来处于平衡状态,蹄骨轴线偏前或偏后都是不正确的。马蹄铁一般需要四到六周进行更换,因为硬角质部分会不断生长,会轻微改变蹄骨轴角度,从而影响马行走平衡,使马儿受伤。

不合适的蹄骨轴就像人们穿上不合适的高跟鞋,虽然美观,但是行走起来摇摇晃晃无法保持平衡很不安全。

修剪好合适的形状,师傅掏出一条长长的锉子给小马的指甲进行打磨和抛光。

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使马蹄表面平整和美观,不平整的马蹄就和鞋底一样,容易在行走时嵌入小石子,泥土,树枝等杂物伤害马蹄。另外也是为了方便下一步钉马蹄铁,否则马蹄底部和马蹄铁的缝隙会让马蹄铁变形,钉子松动导致马蹄铁易脱落。

马蹄整形完毕后,师傅开始给小马定制“鞋子”了。首先拿出四块U形马蹄铁,和马蹄底部形状进行对比,再在模具上对其进行敲打整形,直到和马蹄底部形状一致。在马蹄铁上作好标记以免之后弄混。

马蹄铁有冷钉和热钉两种方式,师傅这次选择的是热钉,将马蹄铁加热到度烧至发红,再用锤子敲打平整,稍稍冷却后,直接放到马蹄底部,伴随一股烧焦的气味马蹄被烫到冒烟,移开马蹄铁,底部出现焦黑的烙印,师傅说这是为了帮助消除马蹄炎症,并确保马蹄更加平整。

终于来到最后一步,师傅已经开始有些气喘吁吁了,毕竟控制这么高大的一只马,还是需要一些体力的。

首先需要和马蹄壁周围进行比对,找准固定马蹄铁的位置,马蹄四周需要与蹄壁齐平,不能超过蹄壁,否则行走时容易带起碎石或泥浆等。

确定好位置后就需要将马蹄铁牢牢地固定在马蹄上了,师傅拿出6根长长的钉子,在底部左右两边分别等距离地钉上3颗钉子。有些蹄铁匠会钉上4个钉子,师傅说为了给马蹄后四分之一在行走时因压力导致弯曲提供活动的自由,省去了最后两个钉子,而有些品牌的马蹄铁由于钉孔更靠前,则不需要预留出一个钉子的空间。

到这里整个流程就结束了,小马没有表现出丝毫不适,还很享受。

你是否感到疑惑,为什么用烙铁灼烧甚至用这么长的钉子钉进去,马却丝毫没有痛苦的表现,马蹄的力气那么大,若是感到不适不得把蹄铁师傅一脚踹飞吗?

钉马掌不会给马带来痛苦

实际上马并不会有任何感觉,修剪过后的马蹄由活体角质和硬角质两部分组成。活体角质部分分布着血管和神经,会感受到疼痛。而底下一层则是厚度1英寸左右的硬角质层,即使是烧到冒烟也和烧指甲一样没有任何感觉。

师傅在钉马掌的时候,钉子并不是垂直着打进去的,而是斜向外打进去,钉子尖头固定在在距离马蹄底部半英寸到1英寸之间的距离向下弯折,挂住马蹄,不会接触到活体角质。

整个过程中反倒是蹄铁匠确实存在危险。用马蹄铁烙马掌时,瞬间产生的大量白色烟雾可能会使某些马尔受惊,从而踢伤蹄铁匠,不过一般经验丰富的蹄铁匠会先对马进行安抚,建立联系熟悉之后就获取了马的信任,伤人的意外一般不会发生。

为什么只有家养的马需要马掌

那么为什么野生的马没有人定时更换马蹄铁,也能生存的很好,钉马掌这一行为是不是人们在多此一举呢?

答案当然不是。之所以野外的马和草原上的牧马不用钉马掌,是因为他们生存在自然环境中,日常都是在草地或泥巴地上行走,马蹄会自然的开裂,剥落,弯折,断裂再长出新的部分,大自然就是它们的“修脚师”。

而战马,赛马以及家养用来干活的马,因为需要经常驮负重物,或者在坚硬的路面行走,原生的马蹄很容易磨损变形,而新的马蹄还来不及长出来,就需要坚硬耐磨的铁蹄进行保护。另外赛马场的马因为经常需要绕圈,马蹄外侧更容易磨损,还要背着人,赤脚行走会增加这项运动的危险性。

在北方寒冷地区生存的马因为经常需要在冰面上行走,为防止打滑走路时脚趾会略向外翻以保持平衡,将全身重量集中在马蹄内侧,内侧磨损则变得更加严重,也需要钉上马蹄铁帮他们保持平衡。

古人的智慧

古人也早就发现山路,石子路等硬质路面,会给驮运重物的牲畜带来严重伤害,有句谚语说:“多走高山伤骏马”就是形容路面对马蹄的损害。于是早在中原地区元代以后马蹄铁开始广泛使用了,古人称之为木涩,脚涩,由低碳铁锻打制成,不止有马掌,还有驴掌,牛掌,骡掌。

而早在公元3世纪时,高句丽时期就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锻铁技术,因此东北地区早在高句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马蹄铁。

西方最早出现金属材质的马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后,因为大不列颠岛屿土壤硬度较高,当地的牲畜更容易受伤,于是出现了用皮带或干草捆绑固定的铁制马鞋。

还有其他材质比如铜制马掌在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开始出现,据考古学家推测当时人们是用皮带将铜片绑在穿着皮质马鞋的马蹄底部进行固定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早在炼铁术被发现之前,“手无寸铁”的古人又是如何保护马蹄的呢?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利用大自然现有的稻草,藤条,皮革等天然材料制作马。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日本稻草马鞋

与时俱进的马掌

除了传统的铁质马掌外,随着水泥材质的路面越来越多,铁掌的防滑性能不够,衍生出了橡胶材质的马掌,橡胶材质有一定的弹性以及耐磨性,上面的花纹能增加和光滑地面的摩擦力,让马行走时舒服又不容易滑倒。

除了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