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怎么炒股赚钱?
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书在解答这个问题,甚至还形成了价值派、趋势派、量化等等各种流派,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
无论哪个门派,无论什么方法,我认为好的体系都是先传道,再授法术,先确立投资观,再细化到具体方法。一本好的书,第一章节都应该先阐述价值观、投资观,也就是,回答在你眼里“股票投资是什么?”,只有从“我”的角度出发,先回答了“我是谁?”这个基础问题,才有讨论“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锚点。
例如,价值派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趋势派认为“股票是交易的筹码”。我认为两者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股票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价值派和趋势派,就像是用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尝试得出同一个答案。我认为投资里的门派都是少数教条主义者划分的,重要的是“我是谁”,我适合什么样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做股票投资的时候都是直接学法术招式的(看K线图、学财技等),也就是直接跳到“怎么炒股赚钱?”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可,在不知己的情况下贸然进场,是十分危险的。不排除有天赋异禀的人能通过擅长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收益,但在没有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价值观、投资观的前提下,容易走火入魔,就像是断线的风筝,短期内可能会飞得很高,但最终会坠落。市场先生经常会奖励错误,但最终都会向真回归。
总的来说,从“我”的角度出发,找到自己的锚点,是做好投资的第一课。先学道,再学法。
二
所以,我是谁?
认识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今天,我仍然时常发现我对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认识不足。
但既然做投资是为了赚钱,那么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把赚钱拆分为三个维度:
1.赚钱的概率
2.赚钱的效率
3.赚钱的量级
而且,我认为这三个维度是不可能三角,也就是至少必须舍弃其中之一。世界上短时间内能%赚到大钱的机会,会迅速被发掘,太多人竞争而导致必须折损一角。能者能得其二。
对于我来说,赚大钱是我毕生追求,所以不能舍弃。我也希望成功概率尽可能的高,要保证胜率尽量不冒险去赌。所以我只能放弃赚钱的效率。慢慢地、大概率赚到大钱,我认为这是十分划算的。
确定了这个目标,那么可以再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资产配置。先搞清楚:
我目前有多少资产?
资产配置比例(房产、股票、存款等)是否合理?
我的资产增值计划要怎么与我的人生阶段匹配?
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处于资产积累阶段,可用于投资的资产并不多。所以这个阶段工作积累本金是最适合的策略,因为,工作赚钱的概率接近%,以此为基础把自己的资产配置比例调整到合理的比例。保证概率,积累量级,慢一点没关系。想清楚这一点,很重要,有了指导思想才不会迷茫。而且,这个漫长的阶段还有一个好处:因为本金较小,且时间漫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低成本犯错,逐步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做投资,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最后发现收益率跟不上市场,我仍然长时间迷茫疑惑。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也是巨大的收获,因为这是找到了自己能力圈的边界,这非常宝贵。
巴菲特说:“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认识到自己能力圈是0,可以通过定期银行存款获得2%左右的年化收益,可以通过定投指数获得5%左右的年化收益,可以通过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获得10%+的年化收益。但是没有划清自己能力圈边界的人,浮浮沉沉,算总账的时候收益率可能是负。会有一种学习了很多知识,经历了很多,但最终却得到很少的感觉。不能建立投资系统就直接下场,其实是获得了许多碎片的投资知识,却丢了最重要的投资智慧。
不要和"赚钱"对抗。
卓炜持续学习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