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投资筹码管理

今天聊股票投资三支柱的最后一根柱子——筹码管理。筹码管理,也叫做仓位管理,简单说就是已经确认投资标的了,选好投资时间了,可以买了,但是买多少呢?简单回顾一下三支柱,择标的——买什么;择时——什么时候买;筹码管理——买多少。仓位管理,一个听起来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市面上关于仓位管理的文献、课程资料其实都很匮乏,这就导致了很多老股民都听说过仓位管理,但大都一知半解,很难说明白如何做仓位管理。想要做好仓位管理,最重要的是厘清一个底层的思路,你买股票,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赚股权?这么说可能不清晰,换句话说,你想要更多的货币还是更多的股权?先别急着回答,我们先停一停,慢一点脚步,思考一下“赚钱”到底是什么意思?赚钱,这个“钱”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狭义的认为“赚钱”,这个“钱”就是货币,就是人民币的话,是不是理解上有些偏颇?笔者认为,赚钱,这个“钱”字代表的不是货币,而是资产。赚钱,目的不是为了更多的货币,而是为了更多的资产。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纸币是很不可靠的,凭信用流通的东西缺乏长期存在的底层支持力量。不论是人民币、美元、英镑还是欧元,其实历史都不长,而且随时都有颠覆的风险,比如俄罗斯的卢布,在年乌克兰事件后就出现了短期的大幅贬值。因此,如果赚钱的出发点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的话,那可能最初的起点就是错的。看个很经典的图,这张图出自杰里米.西格尔教授著作《投资者的未来》。这图看着有点糊,简单介绍一下。图中展示了年-年过去两百年各类资产的收益,起始单位净值是1美元。我们可以看到,两百年过去,如果持有货币,起初的1美元因为通胀等各种风险变成了0.07美元,实际下跌93%。黄金变为1.39美元、票据为美元、债券为美元、股票为美元。杰里米教授这里的统计还漏掉了一些资产,比如珠宝、房产地产等等,但并不会影响我们得出结论。我们把这些资产归归类看一下,黄金、白银、珠宝等等,可以认为是实物资产;美元、货币等等,我们认为是货币资产;房产、地产可以认为是地产资产;票据、债券、股票可以认为是权益类资产。其中权益类资产又可以分两个大类,其一是以债券、票据为代表的债权类资产,其二是以股票为代表的股权类资产。现在再来回答,“赚钱”目的是获得资产,这些资产又可以包括:货币资产、实物资产、地产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而其中资产价值又有排序,股权资产债权资产地产资产实物资产货币资产。如果按照杰里米教授的图来看,两百年之后,股权资产的价值甚至是货币资产的多万倍。由此可见,股权资产的价值是远远大于货币的。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持有尽可能多的股权,而不是货币。现在再来看,我们花”钱“买股票,到底是在干什么?如果是”炒股“的话,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货币资产,股票不过是获得货币资产的一个中介而已,炒股并不想拥有股权,只想拥有货币。”买股票“的话,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将货币资产转化为股权资产,尽可能的少持有货币资产,多持有股权资产。写到这,突然想通了一些问题,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投资大师,但是最终的结果却相差很大了,有的投资大师晚年富甲一方,有的投资大师晚年却不得善终。股票投资,分两种人,投机客和投资客:投机客赚的是差价,是资本利得,目标持有的是货币;投资客赚的是股息红利,目标持有的是股权类资产。投资和投机阵营各有大佬,比如以巴菲特为代表的投资;以利弗莫尔为代表的投机。原本我还以为投机客往往不得善终的原因是他们基于技术分析来操作股票,现在看,可能更底层的原因是他们对“赚钱”认知的不同。现在觉得,投资和投机压根就是两类人,一类人眼睛盯着货币资产,另一类人盯着股权资产。好了,扯远了,回来说。我们现在就可以说仓位管理的目的了,仓位管理,目的并不是赚更多的差价,而是为了降低持仓的成本,以更低的货币代价换取更多的股权资产。人话说,仓位管理,就是为了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股票。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通过怎样的仓位管理可以让持仓成本更低?”降低持仓成本,简单来看有两种手法:补仓、减仓。先说补仓,补仓的意思就是在已有持仓的基础上加仓。举个例子,当前持仓成本是元,持有1股,现在股价是50元,现在我们可以再买1股,这样的话总投资额是元,持仓是2股,每股单位成本就是75元,单位成本由元变动到了75元,有效降低了成本。第二个,减仓,减仓的意思就是在当前持仓下,卖出一部分仓位。举个例子,现在持仓成本是元,持有2股,持仓总投资额是元,每股单位成本是元;现在股价是元,我们可以卖掉一股,获得元,总投资额变成了-=50元,持仓数量变为1股,每股单位成本变为50元。成本从元变为了50元,减仓也可以实现降低成本。现在注意一点,我们隐含了一个前提没说。补仓,刚才说的是股价从元跌到了50元。减仓,刚才说的是股价从元涨到了元。通常意义上说,股价跌穿成本,也就是亏损,补仓可以降低成本,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操作反了呢?成本会不会上升?答案是会,比如持仓成本元,持有2股,总投资元,单位成本元;现在股价50元,减仓1股,获得50元,总投资额-50=,持仓1股,单位成本元。持仓成本上升50元。这么看,如果是亏本状态,补仓可以降低成本,减仓却会拉高成本。那么如果上涨,我们没有减仓,反而加仓,成本又会不会上去呢?答案是会。比如,持仓成本元,持有1股单位成本元;现在股价元,我们补仓再买一股,总投资额+=,持仓2股,单位成本元。持仓成本上升25元。好,整理一下。亏损状态,补仓降低成本、减仓拉高成本。盈利状态,减仓降低成本、补仓拉高成本。记住了吗?如果你记住了,接着看,你会发现那个结论是错的。亏损减仓,并不一定会拉高成本,也可能降低成本。还是举个例子,现在股价这么走,1月股价元,2月股价50元,3月股价80元,4月股价元。如果你躺倒不动,4个月下来,你不赔不赚,没有任何变化。现在你这么操作,1月建仓,2月补仓,3月把补的卖掉,持有到4月,成本会怎么变?一步步来。1月,建仓1股,每股元,总投资元,持有1股,单位成本元。2月,补仓1股,每股50元,总投资元,持有2股,单位成本75元,亏损33.33%3月,减仓1股,每股70元,总投资80元,持有1股,单位成本80元,亏损12.5%4月,不买不卖,每股元,总投资80元,持有1股,单位成本80元,盈利25%我们中间做过一次补仓和减仓,如果你留意的话,我们减仓的时候其实还是处于亏损的,但是依旧可以减仓,成本依旧是降低了,最终股价回到元的时候,我们就不是不亏不赚了,而是赚了25%了。这里,我们就发现了,亏损的时候减仓,并没有拉高成本,反而降低了。但是这个操作和上面说的还不太一样,上面得出结论的例子,要么只有减仓,要么只有补仓,是单边操作。而我们这个例子,既有减仓又有补仓,是双边操作。换个上涨补仓的例子看看。1月股价元,2月股价元,3月股价元,4月股价元。1月,建仓2股,每股元,总投资元,持有2股,单位成本元。2月,减仓1股,每股元,总投资50元,持有1股,单位成本50元,盈利%。3月,补仓1股,每股元,总投资元,持有2股,单位成本80元,盈利37.5%4月,不买不卖,每股元,总投资元,持有2股,单位成本80元,盈利25%其中3月补仓的时候我们是盈利的,但并没有拉高成本,而是降低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新的结论了。单边操作:亏损状态,补仓降低成本、减仓拉高成本。盈利状态,减仓降低成本、补仓拉高成本。双边操作:亏损状态,补仓+减仓=降低成本。盈利状态,减仓+补仓=降低成本。双边操作总结,不论盈亏,只要是补仓+减仓的组合拳,一定是能够降低成本。这个组合拳降低成本能力很强,理论上只要是操作正确,能够将投资标的的成本降为负的。和这个理论相关的有两个比较流通的操作,一个是日内做T,另一个是网格交易。这个两个方法各有利弊,感兴趣可以自行研究。那有没有股票仓位管理的具体方法,可执行、能够持续降低成本、详细一点的那种?我可以明确的说,有,但不方便说了。思路放在这里了,具体策略需要你转动自己的小脑瓜子自己想了,期待有一天你也能够想出一个好的仓位管理策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