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山的人来说,希夏邦马并不陌生。
这是唯一一座位于中国境内的米级雪山,
有着堪称中国最美的冰塔林。
大喜马拉雅山脉的苍茫与孤独,
在此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只有最执着的旅行者,
才会踏足于此。
工作关系,
我曾5次拜会希峰。
第一次从希峰身侧路过时,
我用长焦拉近,被北侧的一大面直壁震慑。
有机会一定要到它山脚下去看看,我想。
拍摄NirmalPurja冲顶希夏邦马,
是与希峰的第二次交锋。
冲顶前一晚,在希峰北侧国道对面的浪强措湖边,
我找了一个机位,远远对着攀登路线守了一夜,
拍到了大神冲顶的头灯轨迹。
守候,等待拍摄
▼
大神冲顶的头灯轨迹
▼
年12月,藏区-30度的大风天,
因为参与一部院线电影拍摄,
我们徒步穿过冰湖接近冰塔林。
远看很小的冰舌,走进却是震撼无比,
在跳脱时间边界的远古冰川面前,
自然袒露着最原始蛮荒的模样。
我们在冰塔林露营一晚
▼
年国庆,希夏邦马大环线徒步,
我终于得以在希夏邦马脚下,
认认真真地从南、东、北三个角度看遍希峰。
第五次,则是年国庆的大环带队。
我与希峰已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迷恋于它的壮丽,
也越发了解了它隐藏的凶险和喜怒无常的脾气。
这种了解,是以血泪代价换来的。
深入冰塔林拍摄时,
同行的航拍摄影师在冰面摔了一跤,
只因没有戴手套,手便刺啦被冰划了一个大口子,
紧急处理后赶紧送去吉隆缝针……
装备的重要性在此袒露无遗。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希峰声名渐起。
年国庆徒步人数之多令我颇感震惊,
一个营地有多顶帐篷!
商业队之外,大量AA重装也蜂拥而来。
徒步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更多人认可固然好,
只是来者水平参差不齐,
装备携带也是一言难尽,
睡袋不达标冷到哆嗦的、鞋底开胶的、丢手套的
……
所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bug,
在高原极端环境中很容易被放大,
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前阵子,甚至有篇《寻找希夏马峰徒步失联的亲人》
在户外圈刷屏……
(不知道这位失踪的大哥有没有被找到)
在此,我想基于个人经验和对希峰天气线路的了解,
与大家做一些实用分享,
从衣食住行四大方面和其他,
给大家一些长线高原徒步相关的具体参考,
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创作立场声明:作者主业高山摄影师,副业领队,以下是个人多年高海拔徒步拍摄带队工作经验总结而来,大神勿喷,个人观点,仅供有需要的人参考及共同交流。
一、你的衣服真的带对了?
怎么带出行衣物?
离开天气、海拔、徒步时长和场景四个方面的陈述,直接问这个问题约等于耍流氓。
天气:天气和季节息息相关,以西藏为例,雨季多在3-9月份,6、7、8三月更为集中。
国庆假期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国庆天气比较好,即便是有恶劣天气,一般也不会超过5天(注:本文主要以国庆这个时间段为参考,来列举所需物品)。
前一晚还是大雾+小雨
▼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
▼
海拔:众所周知,一般海拔每抬高0米,气温下降6度。
希峰大环线徒步海拔从多米到多米不等,只看海拔温差似乎也就10度左右,但高海拔往往意味着天气变幻无定,雨雪刮风都是常态,风寒效应更是不容忽视。
不同海拔及其下的环境状况
▼
徒步时长:走5天和走10天所带的衣服还是有点区别的,走5天有些衣服不用换可以穿全程,但穿10天就不一定能行了。更重要的是,时间越长,越容易遇到多种天气,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场景:整个行程中我们会经过以下这些场景——出发的城市、飞机上、拉萨市、酒店内、旅游车上、坐车的路途中、徒步过程中、徒步结束,既要考虑保暖舒适,又要兼顾拍照好看。
徒步中国领队阿乐
▼
国庆整个行程,我所带的衣服包括身上穿的:
4件T恤(2长袖2短袖)1件长袖衬衣美利奴羊毛保暖内衣1套普通速干保暖内衣1套抓绒衣裤各1件速干长裤2件隆哈软壳1套觅乐棉服1件探路者羽绒冲锋衣1件加厚羊毛徒步袜3双普通羊毛袜2双内裤3条
双层的美利奴羊毛衣很给力,兼顾保暖舒适和透气性,即便出了汗很快就能排出去,贴身不刺痒,穿半个月一点味道都没有。
很多时候我只穿这一件徒步,外面一件软壳。以前卖0多块,现在打折便宜了。
还有一套普通保暖内衣,我一般当作备用衣物。
抓绒衣裤选择基础款,迪卡侬啊或者其他品牌,几十块钱到一两百的都行。
隆哈是个比较小众的牌子,我的软壳这套据说有3层防水面料,中长款,不含PFC,是可循环再利用的衣服。所有口袋都有拉链,东西放进去不会掉出来,外套的腋下及裤子都有拉链可以通风散热。
所以即便我里面穿得厚,但可以把裤子拉链拉开,避免过多出汗,休息时冷了拉上拉链,温度随时可调。我穿了有4年,部分区域防水效果有所下降,洗完之后自己做了防水层恢复,防水效果有所恢复。
棉服很给力,湿了依旧保暖。觅乐是法国专注于登山品牌公司,衣服很值得信赖,价格确实高,我之前在亚马逊买的,不到0块钱的价格,非常值得,后来在国内查了一下要将近块。亚马逊真香~
探路者是国产品牌,这几年衣服做的越来越好,也便宜了很多,极具性价比,可拆卸的三合一羽绒内胆冲锋衣,一年四季都可以穿,拆开就行了。
内裤主要突出速干功能就行了,要求更高的话可以带除味的速干内裤。
如果是女生,可以带一次性内裤更换。
如果你刚刚接触户外,又不认识其他的品牌,迪卡侬可以作为首选,在商场里他们的分区很详细,每件衣服的功能都会写明。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3层穿衣法则”,简单说就是:
贴身保暖吸汗速干,中间层保暖,外面一层主要是防风防雨;根据环境特征随时增加衣物。
我是比较不怕冷的体质,此次行程在西藏呆20天。
9月22号到拉萨穿的是长袖衬衣和长裤,带了一个帽子做防护。早上出门的时候外面套了一件抓绒,之后放到背包里,随时可以拿出来穿。
出发路上坐车时早晚比较冷,中午有太阳之后车里像烤箱一样,又干又热,我穿的是短袖,厚衣服都在背包里,下车前要穿上,以免冻到。
还有就是一定要带帽子,既防晒又防止着凉吹风,风寒易诱发高反。
徒步过程中,一早温度较低,大约5-10度的样子,刚起床时我会穿的比较厚,一般是3件以上,确保不能着凉。出发前可以减掉一件放到背包里。
出发前可以减掉一件放到背包里。徒步建议穿3件足够了,也可以穿2件,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走起来大约20分钟就会开始暖和起来,甚至是出汗。
如遇雨雪天气,外面要穿比较防水的衣服,软壳或者冲锋衣等,当然也可以直接把雨衣穿上。平坦的路段我个人也会习惯打伞。
下午到营地之后除了搭帐篷以外,最重要的事就是添衣服——晚上气温降得很快。
就我个人而言,白天因为穿了美利奴羊毛保暖裤,外面是软壳,一般不会添加裤子,上面会把软壳脱掉换成觅乐棉服再套一件羽绒冲锋衣,再换上拖鞋和一双干燥的厚袜子,让脚充分休息。
羽绒冲锋衣主要是我当工作服来穿的,羽绒保暖,冲锋衣防水,更主要是因为这件衣服穿的次数很多,比较脏而去有点破了(经常去户外,舍不得穿新衣服干杂活)。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我中间穿的是棉服而不是羽绒服?
羽绒服是有的,之前在户外都会带,但是羽绒受潮或者湿了之后不保暖,而且不太容易干燥,而我所处环境又往往比较恶劣,所以现在保暖层选择的是棉服——这个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团队要求具体选择。
二、民以食为天!
户外饮食不等于凑活,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至于如何准备食物,要看是跟着商业队,还是自己做饭。
商业队
大部分商业队在这条线路上都是4菜1汤的标准,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正餐,主要考虑早餐和路餐(白天行走路途中的午餐)如何更适合自己。
早餐一般会提供稀饭、面条、馒头、包子、榨菜、花生米等简食,吃不惯的话,可以自己准备燕麦片、奶粉、果珍、面包等这些比较轻、易饱腹、味道还不错的食品。路餐上,商业团队一般会提供水果、面包、士力架、糖、雪饼等,如果自己不喜欢可以携带其他食品,例如我带的有咖啡(早上冲好),燕麦棒,牛肉干,小虾花生米,北京方便面等。
自己做
自己开火需携带的东西会比较多,需遵循好运输、耐储存、味道好、体积小,易烹饪这几点。
个人有以下食品推荐:
冻干速冲汤包、一点味食品料理包、腊肠、火腿肠、面条、方便面块、山之厨、煎饼等,这些食品味道好,而且做起来很快,非常耐储存,体积小并且产生的垃圾很少。
这家的酱卤肉非常好吃,我多次在高海拔重装线路携带他们家的料理包,加热非常方便,只需要在热水中泡1分钟或者是蒸汽、锅盖上放一会就行了,搭配米饭或者面条,最快十几分钟就能吃到一顿可口的饭菜。
冻干速食汤,比烘烤的味道更好,开水冲一冲,立马就能喝,有几十种味道,也可以买些速冲粉丝加进去,烧开一锅水就是一顿饭做好了。
在户外6g可以冲大约ml水,9g的需要差不多ml水。
如果觉得自己米饭做不熟,可以买做熟之后脱水的食品,加入开水15分钟以上就可以吃了(可以买一包在家里尝试一下是否吃得习惯,以免到户外后发现不喜欢)。
腊肠我是在家煮好切片、块,再次风干晾晒减少水分。
这样虽然口感会下降一点点,但是会轻很多,而且更有嚼劲,可以用来冲料理包的时候放几块进去,再放点粉丝就配着面包或者其他面食一起吃。
无论哪种吃法,都十分建议自己买一套餐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户外最多的垃圾就是卫生纸和各种一次性物品,尽可能减少带入,才能不制造过多垃圾!
个人比较推荐这种木质餐具,比较轻,而且吃饭时不会和碗或者盘子发出刺耳的声音,质感很舒服。试想一下,在特别冷的地方掏出冰冷的餐具去吃热乎乎的饭……不如这个木质给人的感觉更温暖。
三、论一个“好房子”的重要性
户外没信号,休息一般会比城市中早很多。我个人是对睡眠比较高的人,关于如何在户外睡好,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睡姿上,确保上半身躺的位置比较平坦,脚部可以略高,如果也是平地,我会把空背包或者衣服垫在小腿的位置,抬高一点,晚上睡觉会比较舒服,第二天小腿没有任何疲惫和不适。
1.帐篷
商业队一般两个人睡一顶3~4人的高山帐,单住需补交一些费用。若自带帐篷,优先推荐四季帐,就是带雪裙的帐篷,更防风沙、更暖和。
希夏邦马地区如果刮起风来,有5-6级甚至更大,特别是在贡措营地,风沙会很大,一阵风吹过帐篷里一层土,往往一刮就是几天。
这就彰显了四季帐的好处——有雪裙,密封性会更好,也更暖和了,早上出帐篷的时候会明显觉得温差很大,最多能差10多度。
2.睡袋
棉睡袋是长线大忌,标配羽绒。
买睡袋时会有标注,什么类型的羽绒,装了多克羽绒,睡袋的温度是多少……这些数值如果你不懂的话会是致命的。
希夏邦马大环线徒步10月5号之前建议睡袋舒适温标-5度到-10度,5号之后会更冷,需要更暖和的睡袋。本来就怕冷可以选择舒适温度为-15的睡袋。不过有些杂牌子产品温标并不准确,可以搭配参考羽绒填充量,一般不得低于0g。
如果担心冷,还可以搭配一个睡袋升温内胆;有些县城村镇住宿条件比较差的,你若不想盖他们的被子,可以钻到睡袋内胆里面再盖被子。
睡袋内胆我带了但是没用上,途中借给一个队员使用,他说前一晚上睡觉冷的醒了好多次,不停翻身。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所有的厚衣服都套在睡袋上,相当于给睡袋加厚,把雨衣防雨罩,背包这些可以垫在防潮垫下面进一步隔绝地面的冷,或者是盖在睡袋上面。
3.防潮垫
我会用比较厚的充气防潮垫,这样即便是地面稍有不平,睡上去也会很暖和,另一方面是我的这个气垫R值(热值)比较高,背部不会感觉到寒冷。
如果担心气垫破,可以带气垫修补工具包,如果不慎弄破了可以补一下。如果你对睡眠要求非常高也可以选择这款。
缺点就是太大了……如果动手能力弱又怕充气气垫被扎破的话,还是蛋槽最保险。
4.其他
有些东西非必须,但可以提升幸福感和体验。比如:
折叠洗脚盆;耳塞;营地鞋,极大提升舒适性,缓解疲劳,同时软底的鞋子可以减小对营地的地面的冲击,也是为环保做出小小的贡献。我一般会选择洞洞鞋,穿个厚的袜子当然,这个因人而异。还有枕头。枕头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我买过几十块钱的枕头,用了几次就开始慢慢漏气,后来就不用了,但是有一个好的枕头确实睡眠加分很多。不需要自己负重太多的情况下,我会把它和睡袋放到一起带着,也会用脱掉的衣服叠好代替。
四、行路难,行路难!
从手机、身份证、边防证到手套、帽子、登山杖、头巾,林林总总,每次出行都跟打包杂货铺似的。
在此,我将从头到将为大家介绍必备用品,并注明使用场景和用途。
迪卡侬抓绒帽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首先他很轻,虽是薄薄的一层,但起到了很好的保暖防护作用,白天可以搭配着衣服的帽子或者遮阳帽,性价比极高,我前后一共买了有5个。
渔夫帽也是我会带的装备之一,可以全方位遮挡阳光和紫外线,帽檐可以随意折叠自己想要的造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更厚的帽子大家可以自己任意选择,或是配合衣服上的帽子一起使用,减少携带的装备数量。
头灯我用的是顶级的品牌菲尼克斯,很多人上珠峰的选择就是它,低温表现非常稳定,-40度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头巾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非常多,一些户外品牌或者是商业俱乐部都会赠送头巾,质量参差不齐,可以买一条好点的buff头巾,防晒指数十分ok,透气和手感亲肤性都不错。
三峰出的雨衣是使用比较多的,颜色鲜艳,重量比较轻,优先推荐带袖子的,以防有风时袖子或者衣服灌进雨雪,腰带可以系紧防止往里灌风,背包也有相应的空间可以得到保护。
手套我用的也是迪卡侬,因为这是一个消耗品,不舍得买太贵的手套,在食指和拇指第一关节的位置剪个洞就可以触摸屏幕,方便拍照,当然也有可以触屏的手套,不光价格贵,在下雨或者低温的环境中,手套可能会不管用。
这个手套可以带两双,以防打湿了或者特别冷;不考虑重量的话可以多带一双厚的防水手套。
户外离不开手表,记录你的每一步,心率,步幅,高驰VETIX2这个手表较第一代有了巨大的更新和提升,表盘更大了,续航更久了,即便是在城市中定位也更精准了很多,最最重要的是他有32GB内存,可以储存音乐,再也不用拿手机连接耳机了,省了不少电量。
我在希夏邦马徒步实测,从出发到回家,徒步10多天,每天全天记录轨迹,设定闹钟,偶尔看地图导航,一共20天,回到家之后还有40%多的电。如果加上听音乐的不知道能不能给它的电消耗光。具体功能大家可以在各平台搜索关健词看专业评测。
徒步要穿厚袜子一方面是保暖,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脚不起泡,越厚的袜子徒步越舒服。
我带了几个不同品牌的袜子,于尔旺是北欧的品牌,全系列产品都是美利奴羊毛的,穿着非常舒适。戴适的防水袜我也会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雪套不一定只有下雪的时候穿,下雨或者日常徒步都能穿,可以防止把裤腿搞脏了。国庆去西藏徒步一定要带。
简易冰爪希夏邦马峰大环线的冰塔林线路必备,不然摔跤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有了它你可以拍出非常不错的照片、
登山杖最大的优点是轻,相比其他品牌动辄大几百,挪客的碳纤登山杖算是极具性价比了。如果喜欢重一点的登山杖,或者经常去石头多的地方,可以考虑买金属材质的登山杖,耐磨性和支撑性更好,但是会重不少。
保温杯之外,水袋我个人也喜欢用,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不用放下包拿水杯,可以随时补水,第二是我对热水的需求很小,第三个是水袋更轻可以装更多的水,而且在营地可以去打水用。我用的是多特的一款,有自带的保护盖,打开盖子然后咬住出水口轻微旋转即可出水,卫生又方便。
鞋子我是穿的斯卡帕的游侠,这双鞋子采用的是V底专属设计,防滑抓地能力很强,同时又是GORE-TEX防水透气面料,无惧恶劣天气。相比其他很多徒步鞋轻了不少,单只大约克。
不管你买什么品牌的,户外徒步一定要高帮的,可以防止扭伤,走起路来更有力气。买了之后多穿几次再去徒步穿,千万不要穿新鞋去徒步,很容易磨脚出现其他问题无法解决。
五、这些小玩意别错过啊!
充电宝我个人比较推荐小米和奥睿科。
在同样的海拔和温度下,小米充电宝可以充电,其他廉价充电宝无法充电。奥睿科的充电宝之前有几款体积小点的,最近发现没货了……
上面这两款充电宝都支持快充,对我来说最大的优点是给工作中的相机充电不会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长时间持续稳定的供电。之前用过其他品牌的,发现充几分钟就会断掉,或者是相机状态异常,甚至是打断延时拍摄的进程。
因为拍摄需要,我出门一般会带1-2个公牛插线板,方便快速充电和笔记本工作使用,还会带一个绿联多口usb充电器,给相机,头灯,备用电池等其他电子设备充电。
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全金属材料的读卡器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读取速度甚至不到1M/秒,所以如果你有低温拷贝素材的需求,建议买有线的,塑料外壳的读卡器。
相机手机这些就不推荐了,因为我个人是摄影师,设备比较多,不具有大众参考性。具体设备型号如下,本文的图片都是由这些设备所拍摄。
手机:索尼Xperia1Mark2
相机:索尼RX0IIA7R2A7R3
镜头:12mmf2.-70mmf2.8-mmf4.5-5.6
还有两个三脚架等其他拍摄用具不赘述。
洗漱包从几块钱到几百块钱的都有,其他急救包、炉具、小马扎、水杯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至于最重要的物品-包,我从家里出发带了3个包,两个驼包,1个背包。作用分别是寄存酒店的1个,进山的1个,身上背1个。
寄存酒店的包我选择的是一个有轮子的Osprey的驼包L。
这个包的好处就是可以随便放东西,空间非常大,而且它的轮子是秘密武器超级耐造。我经常从2楼到1楼走台阶直接拖着下,轮子和支撑架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牛。最多装过40KG行李,拉着走省了不少力气。
驼包用于轻装行程中装载,防水耐磨就好。
背包我使用的也是多特,福特拉32L,姜黄色的,拍照效果非常漂亮,我主要装1个水袋,1-2件衣服,15寸的pro,还有2台相机3支镜头,路餐,雨衣雨伞充电宝等,全部下来十多公斤,相比之前我所背的速特30L要舒服很多,腰带背负系统的支撑性都比较强,而且散热非常好。
德国品牌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BBA汽车三巨头在那里摆着,背包也是不差,5年质保终身维修,随意使用,坏了烂了找他们修就行了。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
希望能以个人经历给大家一些实在的参考,
如果你有好用的户外装备推荐,
也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山野无定数,
除了选择靠谱的团队一起出行,
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
周全筹备,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