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的他们把球鞋护理做成事业创业故事

记忆中的修鞋匠是这样的:一位稍上年纪的大爷,蹲坐在钉鞋的机器前缝缝补补、敲敲打打,手指因常年干活变得宽厚。而如今,有这样一些年轻的90后走入球鞋护理这个行业,并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大学生选择去修球鞋在郑州望东路的市场街,有一家门头装修的很简约的门店,93年出生的焦少华,是这里的修鞋匠。店里不算很大,一进门的筐里放着已经修好待邮寄的球鞋,架子上摆满了修补球鞋用的原料,巨大的玻璃窗前放着一个工作台,对面的墙上摆着各种待修的球鞋,一侧的墙面上,手绘了身着23号芝加哥公牛队球服的迈克尔·乔丹。另外还有一个小房间,摆放着压鞋底的机器和烤箱。隔壁有个小小的仓库,里面堆满了之前修鞋替换下来的已经破损的材料,“以后可能会用来展示。”焦少华解释说。他坐在小房间的工作台前,给我们看他手边正在修补的一双鞋,旁边忙碌不停的,是他的父亲。突然,「嘶」得一声,旁边压鞋的机器,压制完成后发出卸压的声响。接着看他耐心地用棉棒撑起需要涂抹胶水重新粘合的部分,胶水的味道一直钻进鼻腔,有点呛。又「嘶」得一声,问他这么吵平时会不会带个耳塞啥的。“我习惯了。”他说着笑了笑,“这两台机器是之前一个鞋厂关掉时捡漏的,好用还不贵,运气挺好。”焦少华年大学毕业后,作为管培生进入一家公司工作。这是一家做豪车修理起家的公司,他想着如果一直做下去,可以在汽修领域有一番成绩。焦少华热爱篮球,一直没有离开过篮球的他面临一个问题:一双球鞋千元起,一旦气垫损坏、鞋底磨损,鞋面好好的也没法穿了。想着换个底,结果拿到当时郑州市面上的一些洗鞋店,几乎没有正规做这个的。网上倒是有,需要邮寄到外地去,花个小几百,返回一双鞋底换好的鞋,又能接着穿。对于刚毕业、兜里尚不宽裕的年轻人,性价比很高。从年下半年开始,他逐渐萌生了对球鞋修补行业的好奇。但修补球鞋只是个刚刚成型的想法,之前的公司人事变动,他索性辞去了工作。彼时两手空空,还是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确保“不断粮”。之后他成功应聘进郑州工商学院成为一名辅导员,一边在学校工作,一边在闲暇时间上网学习球鞋修补的理论知识。到年1月,趁着学校放寒假,他到翰皇擦鞋学习皮革护理,店里不收学费,他也没有工资拿。在学习的同时,他也开始筹备开自己的工作室,在工商学院附近的岗赵北院周边里租了个小房子。周边学校的学生,成了他的客源。那时他只要有空,就会跑广州、莆田等地寻找质量满意的原料供货商。到年9月,他下定了决心,辞去辅导员的工作,注册了公司,搬到了“更亮堂”的新工作室,创业做球鞋修补生意。他打小起就喜欢玩球,还自己制作球架。小学五年级,他看到家里有绷着钢圈的废旧木桌,干脆自己做一个球架的想法冒出来。他把这块板子敲敲打打,又去觅了铁板,找到村里能焊接的师傅,花了3块钱,做成了一个简易篮球架。上初中后,他又自己动手,用柳树杈钉了一个新的球架。从小就喜欢篮球,又擅长手工劳作的他,走上球鞋修护这条路,似乎是注定的。可是当他决定开店全职做修补球鞋生意时,家里长辈的反对声很大:一个大学生,去干修鞋的,不好听。而那位一直不喜欢他玩球的父亲,默默收拾了行李,从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建立之初,从老家过来帮儿子的忙。他的母亲,也偶尔来郑州,给他们做饭、照顾生活起居。他的父亲和母亲并不准确了解焦少华到底在做什么,不过“孩子想闯闯,干成啥,都帮着”。他身边还有个“原本对鞋子啥都不懂,但现在甚至比本人还厉害的人”,是同他一起创业的女朋友。这个陕西女孩跟他一起在郑州打拼,主要负责客服工作,手持5个手机。不仅每天要捧着手机回复抖音、小红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336.html